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市A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436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4/7/3

1.计算题(共1题)

1.
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高浓度的烧碱溶液(含NaOH35%~48%)。某学习小组为了验证附近氯碱化工厂产生的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进行了如下操作,请你参与计算:
(1)到工厂采集了电解槽中的NaOH溶液100g。Na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浓硫酸配制200g24.5%的稀硫酸,计算所取浓硫酸的体积(计算结果取整数)。

(3)进行中和测定,向采集到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所配制的稀硫酸,并不断测定溶液的pH值,当pH=7时,消耗稀硫酸160g。通过计算判断此时电解槽中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

2.单选题(共6题)

2.
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以下对水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力发电B.水作冷却剂C.水作溶剂D.电解水获得氢气
3.
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 D.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
4.
“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5.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6.
某矿物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若要检验其中含MgSO4,需要的试剂之一是()
A.稀硫酸B.AgNO3溶液
C.BaCl2溶液D.金属镁
7.
重庆市委、市政府通过实施“蛋奶工程”和“爱心午餐”,努力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某校为学生提供的一次“爱心午餐”含有下列食品,其中含蛋白质最少的是( )
A.炒青菜B.豆腐汤C.红烧肉D.水煮鱼

3.选择题(共10题)

8.填上“>”、“<”或“=”

700×25{#blank#}1{#/blank#}700×20×5

9.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84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blank#}1{#/blank#}平方分米.
10.一个三角形,底是1.5米,高是0.8米,它的面积是{#blank#}1{#/blank#}平方米
11.一个三角形,底是1.5米,高是0.8米,它的面积是{#blank#}1{#/blank#}平方米
12.一块梯形田地,上底和高相等,都是6米;下底是高的1.5倍.这块田地的面积是{#blank#}1{#/blank#}.
1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8 cm2,高是3.2cm,底长{#blank#}1{#/blank#}.
14.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blank#}1{#/blank#}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blank#}2{#/blank#}平方厘米.
15.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下图的面积{#blank#}1{#/blank#}.(单位:厘米)

16.一个梯形的面积是99平方米,它的高是6米,上底是15米,下底是{#blank#}1{#/blank#}米.
17.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blank#}1{#/blank#}.(单位:厘米)

4.填空题(共6题)

18.
(6分)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C是进行  操作装置中的一部分。
(3)若选用D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 (填“①”或“②”)端进入。若D装置中盛有NaOH溶液,则可以除去CO气体中混有的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向装置A、B中别加入两种试剂都可以制得氧气,两个反应中用到的同一种试剂是    (写化学式),该试剂的作用 (填“相同”或“不同”)。
19.
我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___等。
(2)嫦娥三号探测器于去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根据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   B 氢气资源丰富 
C 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   D 获得氢气成本低
20.
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
(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1.
(3分)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1)若要比较KNO3与 Na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   
(2)20℃时,各取NaCl、KNO3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溶液。
(3)若将上表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 (填序号)
A.0℃~20℃B.20℃~40℃C.40℃~60℃D.60℃~80℃
22.
(6分)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  产生。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   (填序号)。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用盐酸按照下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
23.
(4分)某同学为了绘制“叶脉书签”,用A、B两种固体(一种是盐,另一种是碱)配制了浸泡树叶的混合溶液,A、B的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存在如下关系:

(1)反应③中的白色沉淀是CaCO3,则反应①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A的名称是 ;B的化学式可以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