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常德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43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4/8/13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它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洗涤助剂之一.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
为探究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步结论(或解释)

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固体溶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
有大量气泡产生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
木条复燃
序号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过碳酸钠溶于水能生成____(填化学式).

取序号③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小结
过碳酸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过碳酸钠含量测定
老师给同学们一份含碳酸钠杂质的过碳酸钠样品(不含其它杂质),要求设计方案测定该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同学们经讨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装置B盛装氢氧化钠溶液、C盛装澄清石灰水、D盛装浓硫酸,E、F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首先关闭活塞K、K2,打开活塞K1、K3、K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出锥形瓶中的空气,此时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关闭活塞K1、K3、K4,打开活塞K2、K,此时锥形瓶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E中装入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完全后关闭活塞K,再次打开活塞K1通入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同学们根据E装置在测定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了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如不连接装置F,测定的过碳酸钠含量会_____(填“偏高”或“偏低”).

2.简答题(共1题)

2.
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我国出台的“史上最严环保法”更显示了铁拳整治环境污染的坚强决心.请简述水体污染的三类主要来源及相应防治措施.

3.单选题(共14题)

3.
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内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克)
17
64
2
0
反应后的质量(克)
m
0
46
3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1     B. 反应生成的C与D 的质量比为11:9
C. 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 该反应可表示为:A+B→C+D
4.
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2CO3B.NaHCO3C.P2O5D.KOH
5.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6.
铁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生锈()
A.干燥的空气中B.潮湿的空气中
C.浸入植物油中D.干燥致密的土壤中
7.
下列实验操作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A.过滤B.煮沸C.静置D.蒸馏
8.
下列调味品加入适量水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C.菜籽油D.味精
9.
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物质是()
A.生石灰B.硫粉C.浓盐酸D.碳酸氢铵
10.
人体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1.5B.胆汁7.1~7.3C.血浆7.35~7.45D.尿液4.7~8.4
11.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B.C.D.
12.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下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 橙子 B. 西红柿    C. 大豆 D. 玉米
13.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石油B.煤C.天然气D.酒精
14.
空气中PM2.5含量增加可能导致雾霾天气,PM2.5指的是()
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氮D.一氧化碳
15.
化学实验应注重规范与安全,以下操作中不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A.称取食盐B.稀释浓硫酸
C.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D.在导管口点燃可燃性气体
16.
向盛有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共收集到4.4g二氧化碳气体,试计算反应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

4.选择题(共10题)

17.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是(  )
18.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19.构成我国地形基本骨架的是(  )
20.C在射线AB上,若AB=3,BC=2,则AC为{#blank#}1{#/blank#}
21.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  )
22.广州亚运会中,志愿者们手上、脖子上的丝巾非常美丽,车间70名工人承接了生产丝巾的任务,已知每人每天平均生产手上的丝巾1800条或脖子上的丝巾1200条,一条脖子上的丝巾要配两条手上的丝巾,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丝巾正好配套,应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脖子上的丝巾,多少名工人生产手上的丝巾?
23.如图是一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若输入的x值为32,则输出的结果为(   )

24.如图是一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若输入的x值为32,则输出的结果为(   )

25.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  )
26.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  )

5.填空题(共5题)

27.
如图表示一瓶硫酸锌溶液,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溶质硫酸锌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__;
(2)写出硫酸锌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
(3)标出溶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
(4)写出如图标签的横线上硫酸锌的化学式_____.
28.
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活性炭具有除去冰箱内异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会立即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区分醋酸溶液与纯碱溶液的方法(任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A、B是不含结晶水的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   (填字母序号);
(2)温度为    (填“t1℃”或“t2℃”)时,A、B溶解度相等;
(3)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A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至0.1%);
(4)t1℃时,用固体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的步骤是:计算、  、量取、  、转移装瓶等操作.
30.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①甲醇  ②纤维素 ③肥皂水 ④大理石 ⑤钛合金 ⑥硝酸铵
(1)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  ;(2)可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是  
(3)误食工业酒精使人中毒,是因为含有  ;(4)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制造人造骨的是  
(5)农业生产上用作氮肥的是  
(6)属于糖类物质但人体不能消化吸收而牛、马等动物可消化吸收的是  
31.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A的仪器名称是   
(2)B可收集的一种气体是  (写化学式);
(3)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D所示的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5)E表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图中实验操作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   
(6)F表示称量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出现的错误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