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化学适应性训练(二)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42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9/3

1.单选题(共14题)

1.
下列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天然气燃烧B.铁锅生锈C.开水沸腾D.蔬菜腐烂
2.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加碘盐B.液态氧C.碳酸饮料D.不锈钢
3.
大量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常见的非食品包装袋主要是聚氯乙烯塑料(PVC)其化学式 为(C2H3Cl)n。下列有关聚氯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 3:1 B.相对分子质量为62.5n
C.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完全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
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O2验满B.实验室制CO2C.浓硫酸的稀释D.收集SO2并处理尾气
5.
向含有和Cu(N0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析出的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
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2时,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C.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3时,溶质为Fe(N03)2
D.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2时,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6.
将少量生石灰加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冷却到室温,烧杯底部出现白色固体。下列说法错误如是
A.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a0+H20=Ca(0H)2
B.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为:Ca(OH)2
C.冷却到室温过程中Ca(0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始终保持不变
D.反应后,溶液里溶质Ca(0H)2的质量减小
7.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50℃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B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
8.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CO)
O2
点燃
B
KNO3固体(KOH)
H2O、CuCl2 溶液
溶解、加适量Cu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C
CuCl2溶液(NaCl)
NaOH溶液、稀盐酸
加稍过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向沉淀中加稀盐酸至沉淀恰好溶解
D
NaCl固体(MgCl2
H2O、NaOH溶液
溶解、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A.AB.BC.CD.D
9.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无现象,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某化肥中加熟石灰研磨,未闻到氨臭气味,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D.某有机物燃烧生成C02和H20,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
10.
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选项
归类
物质(或元素)
A
常见合金
黄铜、硬铝、钢
B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
C
常见氮肥
碳酸氢铵、硫酸铵、尿素
D
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粉尘
 
A.AB.BC.CD.D
11.
下列关于饮食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C.应补充一定量的粗粮及蔬菜 D.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棉花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后会产生烧焦羽毛味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13.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Cl、 (NH4)2SO4、 NH4Cl、Ba(0H)2B.NaOH、NaCl、稀HCl、FeCl3
C.Na2SO4、K2CO3、 BaCl2、稀HClD.Na2CO3、稀H2SO4、稀HCl、NaNO3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服用蛋清或牛奶解毒
B.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明矾既能净水又能杀菌消毒
D.用水可以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

2.选择题(共16题)

15.下列有关群落的空间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6.一般认为烟草是由两个二倍体野生种合并起来的异源四倍体,其中一种甲含24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用SS表示;另一种乙含24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用TT表示。故烟草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SSTT。某烟草单体含47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用SSTT—1表示,与甲杂交的F1群体内,一些植株有36条染色体,另一些植株有35条染色体,细胞学检查表明,35条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有22条染色体联会成11对,还有13条染色体不联会,请回答下列问题:
17.一般认为烟草是由两个二倍体野生种合并起来的异源四倍体,其中一种甲含24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用SS表示;另一种乙含24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用TT表示。故烟草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SSTT。某烟草单体含47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用SSTT—1表示,与甲杂交的F1群体内,一些植株有36条染色体,另一些植株有35条染色体,细胞学检查表明,35条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有22条染色体联会成11对,还有13条染色体不联会,请回答下列问题:
18.一般认为烟草是由两个二倍体野生种合并起来的异源四倍体,其中一种甲含24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用SS表示;另一种乙含24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用TT表示。故烟草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SSTT。某烟草单体含47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用SSTT—1表示,与甲杂交的F1群体内,一些植株有36条染色体,另一些植株有35条染色体,细胞学检查表明,35条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有22条染色体联会成11对,还有13条染色体不联会,请回答下列问题:
19.直接写出得数。

48÷8={#blank#}1{#/blank#}  64+26 ={#blank#}2{#/blank#}   8×7 ={#blank#}3{#/blank#}   56-35 = {#blank#}4{#/blank#}   24+28 ={#blank#}5{#/blank#} .

9×3 ={#blank#}6{#/blank#}  76-34 ={#blank#}7{#/blank#}   63÷7 ={#blank#}8{#/blank#}   8×8 ={#blank#}9{#/blank#}    97-63 ={#blank#}10{#/blank#} .

72÷8 ={#blank#}11{#/blank#}   79+15 ={#blank#}12{#/blank#}   65-17 = {#blank#}13{#/blank#}  18÷2 ={#blank#}14{#/blank#} 52+48 ={#blank#}15{#/blank#}.

7×7 = {#blank#}16{#/blank#}   54÷9 ={#blank#}17{#/blank#}  81÷9={#blank#}18{#/blank#}   4×7 ={#blank#}19{#/blank#}  70-23 ={#blank#}20{#/blank#} .

20.直接写出得数。

48÷8={#blank#}1{#/blank#}  64+26 ={#blank#}2{#/blank#}   8×7 ={#blank#}3{#/blank#}   56-35 = {#blank#}4{#/blank#}   24+28 ={#blank#}5{#/blank#} .

9×3 ={#blank#}6{#/blank#}  76-34 ={#blank#}7{#/blank#}   63÷7 ={#blank#}8{#/blank#}   8×8 ={#blank#}9{#/blank#}    97-63 ={#blank#}10{#/blank#} .

72÷8 ={#blank#}11{#/blank#}   79+15 ={#blank#}12{#/blank#}   65-17 = {#blank#}13{#/blank#}  18÷2 ={#blank#}14{#/blank#} 52+48 ={#blank#}15{#/blank#}.

7×7 = {#blank#}16{#/blank#}   54÷9 ={#blank#}17{#/blank#}  81÷9={#blank#}18{#/blank#}   4×7 ={#blank#}19{#/blank#}  70-23 ={#blank#}20{#/blank#} .

21.某实验小组欲从豆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髙效降解脂肪的菌株,请回答:
22.24÷3=8表示24里面有8个3。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是书法的载体。汉字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日月山水,花鸟鱼虫,莫不如此。汉字发展的独特路径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

    汉字是前人千百年的书写实践而成,体现了汉字的结构美学与书写规律:横平竖直,点画呼应,上下包容,左右礼让,以形成中正平和之体。就像人要端庄、树要挺拔一样,每个字都是独立不倚的自我平衡体。谐调性、整体性、稳定性,是汉字的美学原则。谐调性是核心,只有谐调才能实现整体性与稳定性。所谓书法,就是书写汉字的法规与法度。书法成为艺术,恰恰是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逐渐自觉形成的。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仅传达着个人的才情气质,也承载着时代的精神气象。被后人广泛而长期推崇的书法家王羲之,他的行书,形质坚毅,洒脱飘逸,骨气与逸气并生,法度与风 度共存。这是王羲之个人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所致,更与那个时代相关。因为那是一个精神解放、人格独立、文化自觉的时代。魏晋时期,士人倾心寄情山水,追求不拘礼节的闲适与放达,寻求精神人格的自在真实,并形成以人为本的审美自觉——从人的音容笑貌、筋骨气色、举止风姿看人的禀赋气质,探求人的形神之美,以至于一系列艺术美学概念由此而生,诸如形神、气韵、风骨等等。汉字结构与书法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

    唐代的社会气象与精神气度推动着唐人绕过王羲之而另辟蹊径,开创书法的新天地与新境界。唐人在书法上的贡献是以楷书为代表。颜真卿的楷书,磅礴伟岸,每一个字犹如一尊尊佛,雍容宽博,自信从容。如果说初唐时期的楷书承续了王羲之以来的隽永书风,那么,经过盛唐,南北融合,国势强盛,时代气象投射到文化之中,苍劲与粗犷之气化入楷书,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等书家,笔画中潜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千百年来,欧体字与颜体字,分别代表了遒劲与雄放的高度,成为楷书的标本,后人难以企及。

    宋代承续了唐代文化,但难以逾越唐人。在楷书上,唐人几乎穷尽了法度与风格,宋人一时也找不到拓荒之处,于是在意态上自由发挥。苏轼、黄庭坚等人不刻意讲究点画的平直均衡,而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与才气入书,强调笔势的提按顿挫之意,形成夸张变形的欹侧姿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宋人“尚意”。尚意,就是注重个人意趣,显露个性,出新意于法度之外,但 毕竟没有在法度上再创新格。

    元明清时期的书法有法度和功力,技法娴熟,但就是缺少一种力量、缺少一种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象。书法更多的成为一种实用技法,而很少成为个人情感与精神的抒发。加之明清不清明,大兴文字狱,思想禁锢,精神压抑,书法中再难见到率性而为的天真烂漫。精神被桎梏 的时代,诗文和书法仅仅剩下了形式,唯美而干瘪,形体虽在,生气难寻。

    书法是心迹,也是时代精神气象的载体。如果说书法是汉字的舞姿,那么,这舞姿摇曳的是书法家的心性,也是时代的精神气象。

(《人民日报》2014 年07月31日)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是书法的载体。汉字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日月山水,花鸟鱼虫,莫不如此。汉字发展的独特路径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

    汉字是前人千百年的书写实践而成,体现了汉字的结构美学与书写规律:横平竖直,点画呼应,上下包容,左右礼让,以形成中正平和之体。就像人要端庄、树要挺拔一样,每个字都是独立不倚的自我平衡体。谐调性、整体性、稳定性,是汉字的美学原则。谐调性是核心,只有谐调才能实现整体性与稳定性。所谓书法,就是书写汉字的法规与法度。书法成为艺术,恰恰是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逐渐自觉形成的。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仅传达着个人的才情气质,也承载着时代的精神气象。被后人广泛而长期推崇的书法家王羲之,他的行书,形质坚毅,洒脱飘逸,骨气与逸气并生,法度与风 度共存。这是王羲之个人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所致,更与那个时代相关。因为那是一个精神解放、人格独立、文化自觉的时代。魏晋时期,士人倾心寄情山水,追求不拘礼节的闲适与放达,寻求精神人格的自在真实,并形成以人为本的审美自觉——从人的音容笑貌、筋骨气色、举止风姿看人的禀赋气质,探求人的形神之美,以至于一系列艺术美学概念由此而生,诸如形神、气韵、风骨等等。汉字结构与书法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

    唐代的社会气象与精神气度推动着唐人绕过王羲之而另辟蹊径,开创书法的新天地与新境界。唐人在书法上的贡献是以楷书为代表。颜真卿的楷书,磅礴伟岸,每一个字犹如一尊尊佛,雍容宽博,自信从容。如果说初唐时期的楷书承续了王羲之以来的隽永书风,那么,经过盛唐,南北融合,国势强盛,时代气象投射到文化之中,苍劲与粗犷之气化入楷书,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等书家,笔画中潜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千百年来,欧体字与颜体字,分别代表了遒劲与雄放的高度,成为楷书的标本,后人难以企及。

    宋代承续了唐代文化,但难以逾越唐人。在楷书上,唐人几乎穷尽了法度与风格,宋人一时也找不到拓荒之处,于是在意态上自由发挥。苏轼、黄庭坚等人不刻意讲究点画的平直均衡,而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与才气入书,强调笔势的提按顿挫之意,形成夸张变形的欹侧姿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宋人“尚意”。尚意,就是注重个人意趣,显露个性,出新意于法度之外,但 毕竟没有在法度上再创新格。

    元明清时期的书法有法度和功力,技法娴熟,但就是缺少一种力量、缺少一种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象。书法更多的成为一种实用技法,而很少成为个人情感与精神的抒发。加之明清不清明,大兴文字狱,思想禁锢,精神压抑,书法中再难见到率性而为的天真烂漫。精神被桎梏 的时代,诗文和书法仅仅剩下了形式,唯美而干瘪,形体虽在,生气难寻。

    书法是心迹,也是时代精神气象的载体。如果说书法是汉字的舞姿,那么,这舞姿摇曳的是书法家的心性,也是时代的精神气象。

(《人民日报》2014 年07月31日)

25.把35个苹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有{#blank#}1{#/blank#}。

算式:{#blank#}2{#/blank#},   口诀:{#blank#}3{#/blank#}。

2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8.积是18的算式是(   )。
29.4÷4与4×4都用乘法口诀“四四十六”计算。
30.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人类在(马铃薯的)基因育种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3.多选题(共2题)

3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面有食盐水的钢铁制品露置在空气中更易生锈
B.玻璃钢、钢筋混凝土、塑料都属于复合材料
C.为了产生更多的氢气和氧气,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稀硫酸
D.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32.
硝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制备硝酸钾的流程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I、II、III、 IV都是过滤
B.①中反应为:CaS04+2NH4HC03=CaC03↓+(NH4)2S04+H20+C02
C.滤渣2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④后需要热过滤的原因是加快过滤速率

4.填空题(共6题)

33.
用化学用语表示:
(1)镁元素 ;(2) 3个碳酸根离子
(3) 2个水分子 ;(4)空气中供人呼吸的气体
34.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编号):
A.干冰
B.酒精
C.硫酸
D.活性炭E.石灰石F.维生素C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工业上用于金属除锈的     
(3)蔬菜中富含的营养物质 ;(4)可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5)医疗上常用的消毒剂 ;(6)用于制造水泥、玻璃的矿石是
35.
兴趣小组分析了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份Fe203、Fe304、FeO等)制备铁红(Fe2O3) 的流程图并进行了铁红性质实验。
一、铁红制备的流程图分析

(1)写出焙烧中CO与Fe2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实验室完成操作1,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 (填仪器名称)
(3)你认为对气体C最佳的处理方法是_
A.冷却后排入空气 B.燃烧后排放  C.再通入反应炉
(4)反应1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_     
(5)反应2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你认为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  

洗涤干燥得到K2S04晶体时,可选用下列__  (填字母)洗涤剂;
A.KCl的饱和溶液 B.水 C.K2S04的饱和溶液
为检验K2S04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_   (选填序号,下同),
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 ,观察现象即可判断。
A.AgN03溶液 B.过量的BaCl2溶液 C.过量的Ba(N03)2溶液
二、铁红的性质实验
(问题讨论)
(资料1)草酸晶体(H2C204·3H20)在浓H2S04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 C02↑+C0↑+4H20

(6)实验前应先_
(7)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B、D中的试剂依次是__  、___(填字母编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8)C装置的作用是
(数据分析与计算)
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氧化铁(Fe2O3)和CO进行热反应分析,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管内剩余固体质量〜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资料2)已知铁的氧化物有:FeO、Fe304、Fe2O3,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够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9)800℃以上时,管内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
(10)写出管内固体质量由48g变为46.4g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实验评价)
请指出(问题讨论)中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36.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0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得无色溶液;
(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_    ,―定含有_ ,可能含有_
若要判断可能成分是否含有,你认为应对步骤(2)做如何改进?_   
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  
37.
如图是我国的一个低碳生活环境保护宣传图片。

(1)低碳生活主要是指减少____ 的排放。
(2)请你提出一条低碳生活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
38.
玻璃棒的主要作用如下:
①引流 ②加快溶解 ③均勻受热 ④蘸取少量试剂。
请用序号填写下列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每个序号只填写一次)。
(1)过滤   ;(2)蒸发 ;(3)溶解 ;(4)测溶液pH

5.实验题(共1题)

39.
(7分)镁与NH4Cl溶液反应,不仅有一种盐生成,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一)探究:气体可能是HCl、O2、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实验:
(1)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HCl,他将气体通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该气体中____________HCl(填“有”或“无”)。
(2)乙同学认为只有O2,则可用___________来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3)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H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2NH3+3CuO == 3Cu+N2+3H2O 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NH3;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H2
(四)实验反思:
(4)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____________以确保安全。
(6)写出Mg与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6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