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下列叙述与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被广泛使用 |
B.塑料是合成材料,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
C.用嘴能将蜡烛吹灭,主要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
D.在一定条件下,硫酸和盐酸可以相互转化 |
2.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NO2中不含氧分子
B. 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镁的离子符号是Mg+2
D. Na2SO4+ 2KNO3= K2SO4 + 2NaNO3
A. NO2中不含氧分子
B. 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镁的离子符号是Mg+2
D. Na2SO4+ 2KNO3= K2SO4 + 2NaNO3
5.
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
B.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
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 |
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选项 | 用途 |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A | 红磷用于制烟幕弹 | 4P+5O2![]() |
B |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 H2CO3══H2O+CO2↑ |
C | 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 CO2+Ca(OH)2══CaCO3↓+H2O |
D | 高锰酸钾用于实验室制氧气 | 2KMnO4![]() |
A.A | B.B | C.C | D.D |
9.
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配制溶液,甲欲配制100g 15%的氯化钠溶液,乙欲用98%的浓硫酸(ρ=1.84g/mL)配制50g 10%的稀硫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同学都一定用到托盘天平 |
B.乙同学溶解时,需将水缓缓加入浓硫酸中 |
C.乙同学需量取45g 水 |
D.若甲同学仰视取液,所得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
10.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得一块橡皮的质量是23.43 g |
B.用100mL量筒量取4.6mL水 |
C.用pH试纸测得某碱性溶液的pH为7.5 |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时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
2.填空题- (共6题)
11.
现有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所发生的反应,可用“A+B→C+D”表示。
(1)10gA和15gB充分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 25g(填“≥”、“=”或“≤”);
(2)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A为 (填化学式);
(3)若A为固体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反应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4)若A为稀盐酸,C、D为盐和水,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且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则反应方程式为 。
(1)10gA和15gB充分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 25g(填“≥”、“=”或“≤”);
(2)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A为 (填化学式);
(3)若A为固体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反应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4)若A为稀盐酸,C、D为盐和水,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且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则反应方程式为 。
13.
用集气瓶可以完成多种实验。请根据如下实验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Ⅰ完成的实验是 ,实验Ⅱ的广口瓶中装入的试剂是 ,
(2)实验室利用Ⅰ和Ⅲ的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Ⅳ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 ;
(4)实验Ⅴ观察到的现象是
(5)下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填序号)。


(1)实验Ⅰ完成的实验是 ,实验Ⅱ的广口瓶中装入的试剂是 ,
(2)实验室利用Ⅰ和Ⅲ的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Ⅳ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 ;
(4)实验Ⅴ观察到的现象是
(5)下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填序号)。

|
14.
(3分)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可生成乙醇,俗称酒精。
(1)“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 + 4CrO3 + 6H2SO4 ══ 2Cr2(SO4)3 + 2CO2 ↑+ 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 ;
(2)乙醇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较为清洁的燃料,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是 (填序号);
A.煤炭 B.汽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3)“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生活方式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填序号)。
A.随手关灯 B.鼓励多用私家车
C.节约用纸 D.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1)“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 + 4CrO3 + 6H2SO4 ══ 2Cr2(SO4)3 + 2CO2 ↑+ 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 ;
(2)乙醇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较为清洁的燃料,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是 (填序号);
A.煤炭 B.汽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3)“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生活方式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填序号)。
A.随手关灯 B.鼓励多用私家车
C.节约用纸 D.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15.
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三种金属——铝、铁、铜,其中有一块铜片生锈了,表面附有部分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他们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①铝片浸入稀硫酸中 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 ③铝片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需另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以下不可行的是 (填序号);
(3)上述三种金属中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
(1)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①铝片浸入稀硫酸中 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 ③铝片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需另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以下不可行的是 (填序号);
|
(3)上述三种金属中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
16.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1)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大量析出,应采用 结晶法;
(2)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常温下可能是气体物质的是 ;
(3)30℃时,向一支盛有4 g甲的烧杯内加入10mL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50℃质量分数为25%的乙溶液,降温至10℃, 晶体析出(填“有”或“无”)。

(1)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大量析出,应采用 结晶法;
(2)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常温下可能是气体物质的是 ;
(3)30℃时,向一支盛有4 g甲的烧杯内加入10mL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50℃质量分数为25%的乙溶液,降温至10℃, 晶体析出(填“有”或“无”)。
3.实验题- (共1题)
17.
(7分)实验室有一瓶试剂的标签破损不清如下图,

甲、乙、丙三位同学对它的主要成分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酸;
乙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碱;
丙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盐;
(1)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2)丙同学证实该物质是一种氮肥,则化学式是 ;
(3)甲同学对有关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整理。
反思:
①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 顺序归纳整理的。
②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因此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据此分析上述盐溶液也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种与上述盐溶液均能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名称: 。
(4)小组同学探究: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a.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
b.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的稀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c.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甲、乙、丙三位同学对它的主要成分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酸;
乙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碱;
丙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盐;
(1)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2)丙同学证实该物质是一种氮肥,则化学式是 ;
(3)甲同学对有关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整理。
氯化钾 | 氯化钙 | 氯化钠 | 氯化镁 | 氯化铝 | 氯化锌 | 氯化亚铁 | 氯化铜 |
KCl | CaCl2 | NaCl | MgCl2 | AlCl3 | ZnCl2 | FeCl2 | CuCl2 |
反思:
①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 顺序归纳整理的。
②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因此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据此分析上述盐溶液也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种与上述盐溶液均能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名称: 。
(4)小组同学探究: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a.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
b.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的稀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c.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