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一包白色粉末A由CuSO4、Na2CO3、Ba(OH)2、Na2SO4、NaOH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①白色粉末A中一定没有____;可能有___,该物质无法确定的理由是____。
②生成白色沉淀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③滤液B中溶质的组成成分可能是_____。
Ⅰ.Na2CO3、NaOH Ⅱ.Ba(OH)2、NaOH
Ⅲ.Na2CO3、Na2SO4Ⅳ.Na2CO3、Ba(OH)2、Na2SO4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①白色粉末A中一定没有____;可能有___,该物质无法确定的理由是____。
②生成白色沉淀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③滤液B中溶质的组成成分可能是_____。
Ⅰ.Na2CO3、NaOH Ⅱ.Ba(OH)2、NaOH
Ⅲ.Na2CO3、Na2SO4Ⅳ.Na2CO3、Ba(OH)2、Na2SO4
2.单选题- (共17题)
5.
应用守恒思想,推论正确的是
A.50 mL酒精中加入50 mL水,则酒精溶液的体积为100毫升 |
B.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聚乙烯一定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
C.1mol硫与1mol氧气充分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2mol |
D.某纯净物燃烧生成CO2和H2O分子个数比为2:3,则该纯净物分子中 C、H原子个数比为1:3 |
15.
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治疗胃酸过多:NaOH+HCl→NaCl+H2O |
B.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Na2CO3+2 HCl→2NaCl+ H2O+CO2↑ |
C.制取氢氧化镁:MgCl2+Cu(OH)2→Mg(OH)2↓+ CuCl2 |
D.用稀盐酸除去水垢:CaCO3+2HCl→CaCl2+H2O+CO2↑ |
3.填空题- (共4题)
19.
某校学生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进行如下问题的探讨:
①实验室废液中含有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对该废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操作M名称是 (14) 。
II.写出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后,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15) 。
Ⅲ.写出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16) 。
②向铜银混合物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银溶液340 g,恰好完全反应,请结合下图提供的数据计算。求:Ⅰ.混合物中铜的物质的量。II. a的数值。
①实验室废液中含有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对该废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操作M名称是 (14) 。
II.写出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后,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15) 。
Ⅲ.写出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16) 。
②向铜银混合物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银溶液340 g,恰好完全反应,请结合下图提供的数据计算。求:Ⅰ.混合物中铜的物质的量。II. a的数值。

20.
生活离不开化学,人类离不开水
①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是利用它的 (1) 性。
②检验物质是否含有水分可用的盐是 (2) 。
③电解水的实验中,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6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3) mL。乙图所示与实验事实不符,请在乙图中做出修改 (4) 。

④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80℃水的作用 (5) 。图示与实验事实不符,火焰出现的地方应该
是 (6)(填“a”“b”或“c”)处,对比b处和c处, (7) (填“能”或“不能”)探究出燃烧条件。
①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是利用它的 (1) 性。
②检验物质是否含有水分可用的盐是 (2) 。
③电解水的实验中,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6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3) mL。乙图所示与实验事实不符,请在乙图中做出修改 (4) 。

④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80℃水的作用 (5) 。图示与实验事实不符,火焰出现的地方应该
是 (6)(填“a”“b”或“c”)处,对比b处和c处, (7) (填“能”或“不能”)探究出燃烧条件。

21.
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①d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1℃时,6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___________g。
②t2℃时A、B、C的相同质量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用“>”“<”“=”表示)
③将t1℃ 一定量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可用图上的________点表示;若要将图中“b”点表示A的溶液情况变为“c”点,宜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④若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则对所得三种溶液说法正确是______________。(析出晶体都不含结晶水)
Ⅰ.都是饱和溶液 Ⅱ.溶质的质量分数:B>C>A
Ⅲ.溶剂质量都不变 Ⅳ.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①d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1℃时,6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___________g。
②t2℃时A、B、C的相同质量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用“>”“<”“=”表示)
③将t1℃ 一定量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可用图上的________点表示;若要将图中“b”点表示A的溶液情况变为“c”点,宜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④若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则对所得三种溶液说法正确是______________。(析出晶体都不含结晶水)
Ⅰ.都是饱和溶液 Ⅱ.溶质的质量分数:B>C>A
Ⅲ.溶剂质量都不变 Ⅳ.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22.
某同学用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所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①在盛有试剂Ⅰ的试管中,先后加入试剂Ⅱ、试剂Ⅲ,同时不断振荡,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变无色。试剂Ⅱ是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过程中:溶液的___________减弱,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上述实验过程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上述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验证化学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下列中不能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①在盛有试剂Ⅰ的试管中,先后加入试剂Ⅱ、试剂Ⅲ,同时不断振荡,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变无色。试剂Ⅱ是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过程中:溶液的___________减弱,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上述实验过程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上述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验证化学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下列中不能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A.石蕊溶液 | B.铜片 | C.氧化铁 | D.硝酸钡溶液 |
4.实验题- (共1题)
23.
根据下图所给出的仪器回答问题:

①甲同学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填写序号),制得气体中混入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水蒸气除外)。若要检验该杂质,可将混合气体通入_______溶液中。
②利用上述甲组装的装置还可实验室制取氧气,在此制氧气反应中固体物质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还可以组装成另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拆除装置,整理仪器。

①甲同学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填写序号),制得气体中混入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水蒸气除外)。若要检验该杂质,可将混合气体通入_______溶液中。
②利用上述甲组装的装置还可实验室制取氧气,在此制氧气反应中固体物质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还可以组装成另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拆除装置,整理仪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