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有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想用10%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两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①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⑿ 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⒀ 。
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14.6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⒁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②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 ⒂ (填字母)。
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他们通过进一步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现象:
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案 ⒄ 。
①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⑿ 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⒀ 。
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14.6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⒁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②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 ⒂ (填字母)。
|
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他们通过进一步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 ⒃ | NaOH溶液部分变质 |
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案 ⒄ 。
2.推断题- (共1题)
2.
“烧碱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
①请在答题卡中用“连续线”画出烧碱应行走的路线 ⒄ 。
②烧碱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⒅ 、 ⒆
③能用于鉴别烧碱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⒇ 。
①请在答题卡中用“连续线”画出烧碱应行走的路线 ⒄ 。
②烧碱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⒅ 、 ⒆
③能用于鉴别烧碱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⒇ 。
|
3.单选题- (共17题)
3.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
B.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
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
5.
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 4Fe+3O2
2Fe2O3 B. CO+CuO
Cu+CO2↑
C. 2H2O
2H2↑ +O2↑ D. BaCl2+2NaNO3→Ba(NO3)2+2NaCl
A. 4Fe+3O2


C. 2H2O

7.
香蕉等水果因含有乙酸乙酯(C4H8O2)等物质而具有芳香气味,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6%
B. 乙酸乙酯由三个元素组成
C.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1:4
D. 每个分子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
A.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6%
B. 乙酸乙酯由三个元素组成
C.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1:4
D. 每个分子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
8.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

①溶液甲中一定含Al(NO3)3和Zn(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呈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Al(NO3)3、Zn(NO3)2、Cu(NO3)2和AgNO3
④若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溶液甲中一定含Al(NO3)3和Zn(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呈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Al(NO3)3、Zn(NO3)2、Cu(NO3)2和AgNO3
④若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9.
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合理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
B.向一定量的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 (OH)2溶液 |
C.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 |
D.向两份完成相同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铁和锌 |
11.
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操作正确的是
A. 电子天平先调零,然后放烧杯称取氯化钠固体
B. 用10mL量筒量取水
C.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
D. 最后贴上标签,注上“50g 10%的氯化钠溶液”
A. 电子天平先调零,然后放烧杯称取氯化钠固体
B. 用10mL量筒量取水
C.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
D. 最后贴上标签,注上“50g 10%的氯化钠溶液”
12.
说法正确的是
A.锌粒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要剧烈,故锌比铁活泼 |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
13.
把HCl、Na2CO3、H2SO4、NaOH、NaNO3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来,实验方案中所加试剂和先后顺序最合理的是
A.石蕊试液、稀HNO3、AgNO3溶液 |
B.BaCl2溶液、稀HNO3、石蕊试液 |
C.稀HNO3、石蕊试液、AgNO3溶液 |
D.稀HNO3、酚酞试液、BaCl2溶液 |
19.
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操作方法 |
A | CuO | C | 在氧气流中灼烧 |
B | KCl | 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FeCl3溶液 | CuCl2 | 加过量铁粉,过滤 |
D | CO2 | CO | 点燃 |
A.A | B.B | C.C | D.D |
4.填空题- (共5题)
20.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①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丰富的黄酮素。黄酮素的化学式为C15H10O2,该物质由 ⑺ 种元素组成,0.1mol C15H10O2分子中约含 ⑻ 个氢原子,含 ⑼ g氧元素。
②二氧化硫、铝和氦气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⑽ (填化学符号)。
③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示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⑾ (填图中字母)。在反应中,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比为 ⑿ 。
①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丰富的黄酮素。黄酮素的化学式为C15H10O2,该物质由 ⑺ 种元素组成,0.1mol C15H10O2分子中约含 ⑻ 个氢原子,含 ⑼ g氧元素。
②二氧化硫、铝和氦气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⑽ (填化学符号)。
③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示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⑾ (填图中字母)。在反应中,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比为 ⑿ 。

21.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①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性质。
②金刚石、石墨等单质互为碳元素的 ⑷ 。
③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⑸ 和天然气,
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⑹ 。
①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性质。
物质用途 | 金刚石切割玻璃 | 石墨作电极 | 活性炭净水 |
对应性质 | ⑴ | ⑵ | ⑶ |
②金刚石、石墨等单质互为碳元素的 ⑷ 。
③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⑸ 和天然气,
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⑹ 。
22.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b溶液在点P时处于 ⒀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
②t2℃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 ⒁ 克。
③除去a 固体中混有的少量b,提纯的步骤是:加水
溶解、蒸发浓缩、⒂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④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⒃ 。
Ⅰ.溶质质量分数:b>a>c
Ⅱ.析出固体的质量a>b,c无固体析出
Ⅲ.溶剂的质量:a<b<c
Ⅳ.a、b是饱和溶液,c是不饱和溶液

①b溶液在点P时处于 ⒀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
②t2℃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 ⒁ 克。
③除去a 固体中混有的少量b,提纯的步骤是:加水
溶解、蒸发浓缩、⒂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④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⒃ 。
Ⅰ.溶质质量分数:b>a>c
Ⅱ.析出固体的质量a>b,c无固体析出
Ⅲ.溶剂的质量:a<b<c
Ⅳ.a、b是饱和溶液,c是不饱和溶液
23.
有一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列盛有足量试剂的装置,确定其组成:(其中浓硫酸有吸水作用)

①图中能测出的气体是 ⑻ ,则C中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⑼ ;
②若要测定所有气体的是否存在,还要在E处添加 ⑽ 装置,它的作用是 ⑾ 。

①图中能测出的气体是 ⑻ ,则C中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⑼ ;
②若要测定所有气体的是否存在,还要在E处添加 ⑽ 装置,它的作用是 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