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揭西县初三学业考试化学模拟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38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6/25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变化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变成冰B.干冰汽化C.铁丝生锈D.汽油挥发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B.水C.酱油D.油脂
3.
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C.该原子易形成阴离子D.该原子易形成阳离子
4.
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5.
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nm=10-9m)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材料
B.纳米管具有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性质
C.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6.
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MgB.AlC.CuD.Zn
7.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0℃时,50g水可以溶解25g甲物质
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
8.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B.牛奶、豆浆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C.大米、玉米是富含糖类的物质
D.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多喝碳酸饮料

2.填空题(共5题)

9.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硝酸根离子_______;②三个氧分子__________。
(2)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现有以下六种物质:生石灰、食盐、碳酸钙、尿素、酒精、碳酸氢钠。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①可作为火锅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②可用作补钙的盐是___________;
③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_;④可用作氮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10.
清凉油在夏天经常用来清凉散热,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化学式为C10H20O)。该物质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薄荷脑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11.
在奥运火炬接力活动中,著名排球运动员孙玥在南京鼓楼公园点燃了奥运圣火盆。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
(1)    ;(2)  ;(3)  
今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请回答:
(4)水 (填“属于”或“不属于”)营养物质之一。
(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下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不仅可以  的物质,还可以 的杂质。
12.
我市某校“绿色”环保小组的同学用精密酸度计测得实验室的甲、乙、丙、丁四种废液的pH如下表。现请你和他们一起实验并回答:

(1)各取溶液少许,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废液是   
(2)实验老师告知:乙、丁分别是未用完的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硝酸。为了防止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小聪将丁溶液逐滴滴入乙中,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    7(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还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呢!”请问,该肥料属于   (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13.
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共2题)

14.
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我们常用: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根据该反应原理我选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字母代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
(3)用这些装置还可以进行实验探究。例如: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常见的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碳酸钠。我猜想另外两种生成物是   ;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我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进行验证。
1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下图3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1)实验Ⅰ可以证明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3)实验Ⅲ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酞溶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渐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 现象。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存在OH-的原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