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西南丹县初三毕业升学考试模拟(一)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38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6/30

1.简答题(共1题)

1.
据某晚报报道,一辆载有约30吨硝酸的罐车在某厂道路发生侧翻,硝酸泄漏,散发出黄色烟雾,流到石灰石地面,发出嘶嘶声,产生大量气泡。泄漏出来的硝酸不断流进路边的排水沟,气味十分刺鼻。

(1)由题给信息可知,硝酸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______;
它泄漏到石灰石地面发出嘶嘶声,说明硝酸与石灰石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
(2)硝酸见光后,除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外,还生成氧气和水,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氧气体积比为4:1。实验室保存硝酸应密封、_______,放在低温阴凉处。硝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为消除硝酸对环境的污染,对泄漏的酸必须处理。经济上合理、对环境污染小的化学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水煤气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气体燃料,一般用焦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含有少量的CO2和水蒸气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煤气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2)Na2CO3与少量盐酸反应生成NaHCO3和NaCl,与过量盐酸反应时生成NaCl、H2O、CO2
(实验假设)
①可燃气体是CO;②可燃气体是H2;③可燃气体是  
(实验过程)
实验小组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所用试剂均为足量):

实验中,发现黑色氧化铜变红,且    ,证明水煤气含有H2
还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水煤气中含有另一可燃气体是    
(实验反思)
根据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实验应保证安全,防止中毒。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是
(实验拓展)
(1)实验后,乙同学认为欲检验所用NaOH是否完全消耗,可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若没有气体产生,则溶液中还有NaOH剩余。但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设计是错误的,理由是
(2)丁同学通过本次实验,结合查阅的资料发现,不用任何其它试剂,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稀盐酸和碳酸钠两种无色溶液。正确的鉴别方案及结论是   

3.计算题(共1题)

3.
往盛有28.8g碳酸钙和氯化钙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0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20.0g溶液.计算:
(1)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推断题(共1题)

4.
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不同类别的物质,A与C不含相同元素,E含钠元素,它们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红色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单质B,“—”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则:

(1)A的化学式是    ;D物质所属类别是_______(选填酸、碱或盐)。
(2)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    
(3)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1题)

5.
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金属元素是铝
B.在钢铁表面镀铬能防止钢铁生锈.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6.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7.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氧化物
B.煮沸可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8.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 氧(O) B. 硅(Si) C. 钠(Na) D. 铝(Al)
9.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的是()
A.白糖B.食用油C.面粉D.细沙
10.
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
B.“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
C.“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D.“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11.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 质
所用试剂
A
CaO
CaCO3
适量的稀盐酸
B
CO2
H2O
浓硫酸
C
N2
O2
灼热的铜网
D
NaCl溶液
Na2CO3
适量的稀盐酸
 
A.AB.BC.CD.D
12.
下列元素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A.钙(Ca) B.铅(Pb)C.锌(Zn)D.铁(Fe)
13.
属于“可回收”标志的是
A.B.C.D.
14.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
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15.
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6.选择题(共3题)

16.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   )
17.下列试剂中不能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两种溶液的是(   )
18.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原因是由(  )

7.填空题(共4题)

19.
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①氦气    
②Na+
③硫酸根离子    
④氧化铝
⑤2个亚铁离子    
⑥氮分子
20.
金属镓广泛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镓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Ga2(SO43,其中镓元素的化合价
价.
21.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燃气热水器不能安装在浴室内,原因主要是:当可燃性气体燃烧不充分时,易生成有毒的气体  
(2)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3)某同学洗衣服,手抓洗衣粉放到水中时,有发热的感觉,说明洗衣粉溶于水 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4)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5)汽车车体钢铁表面涂上各种颜色的油漆除了美观外,最主要的目的是   
22.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②______。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与另一个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①氨气(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化学中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