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3H5OxNa。已知该化合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请计算:
(1)丙酸钠由 种元素组成;
(2)X= ;
(3)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1)丙酸钠由 种元素组成;
(2)X= ;
(3)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
(6 分)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加入101 克水完全溶解后,再往其中加入100g 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滤渣干燥,称得其质量为10g,测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试计算:
(1)100g 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100g 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8 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标签如图)。

他们提出可能是Na2SO4、NaHCO3、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三种物质溶液在常温下的 PH 如下表

(1)小新同学认为该溶液不可能的是 ,理由是 。
(2)标签破损的原因 。
(3)为确定其成分,小新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4)小芳认为可以设计更简单的实验方案,该方案是: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他们提出可能是Na2SO4、NaHCO3、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三种物质溶液在常温下的 PH 如下表

(1)小新同学认为该溶液不可能的是 ,理由是 。
(2)标签破损的原因 。
(3)为确定其成分,小新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4)小芳认为可以设计更简单的实验方案,该方案是: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3.单选题- (共17题)
5.
下列各组离子在 pH ="1" 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 NO3- Na+ Cl- | B.CO32- K+ Na+ SO42- |
C.Cu2+ OH- Cl- Ba2+ | D.Ag+ NO3- Cl- Na+ |
9.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O2(CO) | 点燃 |
B | Fe(Cu) | 加硫酸铜溶液 |
C | NaCl(Na2CO3) | 加适量稀盐酸 |
D | CaO(CaCO3) | 加水 |
A.A | B.B | C.C | D.D |
14.
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
B.电解水 |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 溶液蒸发适量水 |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6题)
22.
(9分)(1)等质量的A、B 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甲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 为Mg、Zn 中的一种,则A是 ,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金属为 。
②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反应结束后,则它们消耗的酸 (填“A 多”、“B 多”或“相等”)。B 反应至a 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2)如图所示,A、B、C、D、E 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A 是硝酸铜溶液。(“—”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①D 的化学式为 ,E 物质的一种用途: 。
②A 与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是 。
①若A、B 为Mg、Zn 中的一种,则A是 ,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金属为 。
②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反应结束后,则它们消耗的酸 (填“A 多”、“B 多”或“相等”)。B 反应至a 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2)如图所示,A、B、C、D、E 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A 是硝酸铜溶液。(“—”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①D 的化学式为 ,E 物质的一种用途: 。
②A 与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4.
(5 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1)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M2—与Ne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 元素的名称为 。已知M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 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1)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M2—与Ne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 元素的名称为 。已知M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 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25.
(5分)用下列常见物质来完成以下各题:(填序号)
①干冰②葡萄糖③石墨④硝酸铵固体⑤水银
(1)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
(2)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 ;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温度计中含有的物质是 ;
(5)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的是 。
①干冰②葡萄糖③石墨④硝酸铵固体⑤水银
(1)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
(2)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 ;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温度计中含有的物质是 ;
(5)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的是 。
26.
(6 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 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
(2)下列节水措施正确的是 。
(3)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而绿色植物的 却能吸收二氧化碳。为减缓温室效应,你的建议是(写一条) 。
(4)自行车的支架刷有油漆用以防锈,是因为油漆可以使铁与空气中的 和 隔绝。
(1)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 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
(2)下列节水措施正确的是 。
|
(3)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而绿色植物的 却能吸收二氧化碳。为减缓温室效应,你的建议是(写一条) 。
(4)自行车的支架刷有油漆用以防锈,是因为油漆可以使铁与空气中的 和 隔绝。
27.
(6 分)下图是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使a、c 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 。
(2)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 (填“a”、“b”或“c”)相似。
(3)在t2℃时,a、b、c 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填“a”、“b”或“无法确定”)。
(4)在t2℃时,将150 克a 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 克。

(1)若使a、c 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 。
(2)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 (填“a”、“b”或“c”)相似。
(3)在t2℃时,a、b、c 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填“a”、“b”或“无法确定”)。
(4)在t2℃时,将150 克a 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 克。
6.实验题- (共2题)
28.
(7 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图。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通过F、G 装置除去杂质,则接口顺序:
(填小写字母)。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通过F、G 装置除去杂质,则接口顺序:

29.
已知: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Mg3N2),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1)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a 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固体的总质量m为 ;(用含a 的式子表示m 的取值范围)
(3)某学生对该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I.碱石灰是固体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剂,不与NH3反应。
II.2NH3+H2SO4= (NH4)2SO4
III.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精确称量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固体5.00g 放入锥形
瓶中,称量装置C,连接好装置;③关闭活塞K,打开A 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水,
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④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⑤再次称量装置C,装置C 增重0.34g。
请回答:
(一)装置B 的作用是 ;
(二)装置D 的作用是 ;
(三)实验步骤④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
(四)固体混合物中Mg3N2的质量分数为 ;
(五)实验证明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 (写一条)
(1)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a 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固体的总质量m为 ;(用含a 的式子表示m 的取值范围)
(3)某学生对该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I.碱石灰是固体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剂,不与NH3反应。
II.2NH3+H2SO4= (NH4)2SO4
III.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精确称量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固体5.00g 放入锥形
瓶中,称量装置C,连接好装置;③关闭活塞K,打开A 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水,
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④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⑤再次称量装置C,装置C 增重0.34g。
请回答:
(一)装置B 的作用是 ;
(二)装置D 的作用是 ;
(三)实验步骤④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
(四)固体混合物中Mg3N2的质量分数为 ;
(五)实验证明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 (写一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