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据报道,“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与“非典”病毒类似,加强自身防护是抵御病毒的重
要方法。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常用的一种消毒剂。请计算(直接写出答案):
(1)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的相对分子质量;(2 分)
(2)过氧乙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2 分)
要方法。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常用的一种消毒剂。请计算(直接写出答案):
(1)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的相对分子质量;(2 分)
(2)过氧乙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2 分)
2.单选题- (共12题)
4.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5.
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锌、锗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原子核内有32 个质子 |
B.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 |
C.锗属于非金属元素 |
D.锗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2 |
8.
小明为了比较X、Y、Z、W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稀盐酸、Z的硝酸盐溶液和W 的硝酸盐溶液,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能反应,“—”表示不能反应,“空白”表示未做该实验)。请你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Y>Z>X>W | B.X>Y>W>Z | C.X>W>Y>Z | D.W>X>Y>Z |
12.
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 范围如下表。室温下,这些液体中一定呈酸性的是
体液 | 血浆 | 胰液 | 胆汁 | 胃液 |
pH范围 | 7.35~7.45 | 7.5~8.0 | 7.1~7.3 | 0.8~1.5 |
A.血浆 | B.胰液 | C.胆汁 | D.胃液 |
3.填空题- (共5题)
15.
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氧气 ②石蕊溶液 ③干冰 ④石墨
(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
(3)能用于供给呼吸的是 ,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①氧气 ②石蕊溶液 ③干冰 ④石墨
(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
(3)能用于供给呼吸的是 ,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16.
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金属铝常用做导线是利用它的 性;
(2)金属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成分是 (填名称或化学式);
(3)资料显示:铝与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用56.25g 含杂质4%的铝片(杂质对产生氢气的质量无影响)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和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1)金属铝常用做导线是利用它的 性;
(2)金属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成分是 (填名称或化学式);
(3)资料显示:铝与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用56.25g 含杂质4%的铝片(杂质对产生氢气的质量无影响)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和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18.
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A”或“B”)。
(2)60℃时,100g 水中加入90g 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1)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A”或“B”)。
(2)60℃时,100g 水中加入90g 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19.
善于把握关键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燃烧和灭火内容的学习中,“可燃物、氧气、着火点”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一般来说,灭火原理有三种,其中之一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请回答另外两种灭火的原理。
灭火原理之二: ;
灭火原理之三: 。
灭火原理之二: ;
灭火原理之三: 。
4.实验题- (共2题)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有关
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I: 没有变质; 猜想Ⅱ:已经变质;

(实验和推断)
(1)加入的适量 A 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现象b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A”或“B”)。
密封保存
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I: 没有变质; 猜想Ⅱ:已经变质;

(实验和推断)
(1)加入的适量 A 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现象b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A”或“B”)。
密封保存
A.不需密封保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