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37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7/14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① ,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    
(分析交流1)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小组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b以外,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
(查阅资料)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成Cu;
②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与稀硫酸的反应为: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2)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是否会影响水组成的测定结果 (填“影响”或“不影响”)。
(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①是:Cu2O;
猜想②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丁同学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去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①玻璃管的质量;②反应前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 的质量。
(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猜想成立。

2.流程题(共1题)

2.
某工厂综合加工海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
(2)试剂1是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白色沉淀D是__________.
(3)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向溶液B加入试剂2后,在溶液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的现象.
(4)在熔融状态下电解无水氯化镁会产生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双原子分子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2)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4.单选题(共12题)

4.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夏季柏油路面“变软”B.水遇冷结冰
C.食物腐败变质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
5.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为165.6
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
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
6.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
B.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
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7.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CO2验满     B. 收集O2
C. 滴加液体   D. 测溶液pH
8.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经回火处理后的钢针可以用来制作鱼钩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小
9.
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A. 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
B. 锌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 往Na2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 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10.
下列实验室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操作所用试剂
A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SO4
溶解、适量BaCl2溶液、过滤、蒸发
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NaOH溶液、浓H2SO4
C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CaCO3后再过滤
D
鉴别硝酸铵与食盐固体

 
A. A B. B C. C D. D
11.
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B.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C. 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D. 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12.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碱溶液一定能吸收CO2、SO2、CO气体
B. 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13.
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
A. KNO3、HCl、CuCl2 B. Ba(OH)2、BaCl2、Na2SO4
C. Na2CO3、NaCl、Ca(OH)2 D. NaOH、KCl、H2SO4
14.
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A. A B. B C. C D. D
15.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
A.KCl溶液B.溶液C.NaOH溶液D.溶液

5.选择题(共2题)

16.有两条直线a、b都和直线c平行,直线a和b(   )
17.有两条直线a、b都和直线c平行,直线a和b(   )

6.填空题(共2题)

18.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
(2)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反应。
(3)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
19.
(1)在“活性炭、碳酸钙、聚乙烯、甲烷”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  
②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③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④可用作塑料大棚的是  
(2)现有H、O、N、C、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个(用化学式表示):
①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气体
②食醋中含有的酸 __
③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碱
④发酵粉成分之一的小苏打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