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36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4

1.计算题(共2题)

1.
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求需要加入水的质量。
2.
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盐酸,小华为测定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盐酸20g,请计算:
(1)1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
(2)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化学课上,老师拿出一个包装袋,上面写着“食品保鲜剂”,让同学们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信息:
(1)食品保鲜剂是利用它的有效成分能吸收空气中氧气或水蒸气来防止食品腐败的.
(2)此袋保鲜剂的有效成分是以下四种物质中的一种:①生石灰②氢氧化钠固体③铁粉④浓硫酸
[初步探究]
(1)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上述四种物质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浓硫酸都不适合做食品保鲜剂,理由是______.
(2)同学们打开保鲜剂的包装,观察到包装袋内的物质为白色固体,则该保鲜剂的有效成分一定不是______.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该袋物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研究,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
形成白色浑浊液体,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到发热
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步骤2:过滤步骤1中所得浑浊液体,将滤渣和滤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
向盛有滤渣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白色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
该样品中还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向盛有滤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溶液变浑浊
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_
 
[拓展应用]同学们还发现,有的食品采用充气包装的保鲜,对所充气体的基本要求为:①无毒;②______;③廉价易获得.

3.单选题(共11题)

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B.汽油挥发C.海水嗮盐D.石蜡融化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打开一瓶浓盐酸,瓶口会出现白烟
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硫在氧气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火焰
6.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干冰、氮气B.石油、煤、水银
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液态氧D.加碘食盐、酒精、天然气
7.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过量
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
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装置气密性不好
8.
下列事实,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B.氢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改变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分子构成不同
D.二氧化碳能灭火而一氧化碳能燃烧——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9.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得无色滤液和滤渣。滤渣的成分可能是
A.锌B.镁、铜C.锌、铜D.镁、锌、铜
10.
如图所示,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试管中与固体充分接触。可以使U型管内的水面左高右低的液、固组合是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水和硝酸铵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生石灰
11.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可以产生氧气,所以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12.
生活中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
A.柠檬汁(2.0~3.0)B.苹果汁(2.9~3.3)
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
13.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NO3B.KClC.KNO3D.CO(NH22
14.
下表中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H2O
NaOH固体干燥
B
CuO粉末
Cu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C
KCl粉末
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D
CaCl2溶液
HCl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A.AB.BC.CD.D

4.填空题(共9题)

15.
如下图:A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B~E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上图中B、C、D、E四种粒子属于 种元素,其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D 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16.
现有下列五种物质:小苏打、酒精 、消石灰 、金刚石、干冰。请从其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医疗上用来消毒的是 ______ ;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3)做糕点用的发酵粉是 _____;    (4)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_______;
(5)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
17.
A、B、C、D、E、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单质,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物质是
(2)若B与X发生置换反应,则X是   
(3)写出C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18.
实验室利用图8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8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8中的______(填标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____________(填“a”或“b”)端,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8中____(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19.
某同学设计了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来探究炼铁原理的装置,如图.

(1)实验时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__;从环保角度上看,上述装置有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是______。   
(2)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铁架台常用的的防锈措施是 _____(写一点即可)。
20.
(5分)暴雨过后鸭绿江水明显变浑浊,同学们取回少量水样进行实验。
(1)通过______操作可除去水中浑浊物,加入________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2)使用 可以测试水样的酸碱度。
(3)检测水样是否属于硬水,应加入   。若为硬水常采取 的方法降低硬度。
21.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曲线中P点表示__________。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______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物质。
(3)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固体物质完全溶解了,这种物质是_____。
(4)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22.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__________;(2)甲烷燃烧:________ 。
23.
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CuSO4、 KOH、 Na2CO3三种溶液中的_____溶液先鉴别出来。
(2)只用一种溶液,就可将NaCl 、HCl 、NaOH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该溶液是____。
(3)请你选择两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来检验NaOH已变质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