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齐齐哈尔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36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9/7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研究性学习在实验室进行了化学实验,向一盛有镁和铜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烧杯中有固体剩余,对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上述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对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猜想)小光猜想:溶质为氯化镁;
小红猜想:溶质为氯化铜和氯化镁;
你的猜想:溶质为    
(3)(讨论)你认为 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4)(实验)若你的猜想正确,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想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
 
你的猜想正确
 
(5)(应用)如果你的猜想正确,把该废液倒入铁质下水管道可能造成的一条危害    

2.单选题(共12题)

2.
A.海水晒盐B.瓷碗破碎C.食物腐败D.干冰升华
3.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26
2
12
 
A.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 待测数据是23
C. 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4:1
D. 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
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是两种物质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
D.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D.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6.
酸奶中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对健康有益,有关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乳酸属于氧化物
D.一个乳酸分子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溶液中K+和SO42能大量共存
B.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D.氯离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8.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氧气有氧化性﹣﹣供给呼吸
C.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做食品干燥剂
D.铜有导热性﹣﹣做电线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C.把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变红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10.
下列四个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和锌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A. A B. B C. C D. D
11.
关于生活中的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厨房清洁剂除水垢
B.喝完汽水打嗝是因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C.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人被蚊虫叮咬后常抹牙膏、肥皂水
12.
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B.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D.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最多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植物叶片发黄应施加磷肥
D.碳酸氢钠俗称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

3.多选题(共2题)

14.
现有一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可能混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3.6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
B.原固体样品中只混有氧化镁
C.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84g
D.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15.
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氯化亚铁溶液
氯化铜
加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硫酸钠溶液
硫酸
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C

硫酸铜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将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A.AB.BC.CD.D

4.填空题(共4题)

16.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
(1)三个银原子    
(2)二个甲烷分子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    
(4)硫离子     
17.
(5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铁生锈的条件是 ,为了防止自行车的支架生锈常采用的方法是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18.
(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
(2)40℃时,将4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 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40℃时,将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溶解于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时,甲物质需要水的质量 乙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填“>”、“<”、“=”)。
19.
(4分)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健康,我们要均衡摄入六大营养素,如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贫血是因为人体中缺 元素造成的;从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来说,它属于 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2)衣服的面料有用天然纤维织成的,也有用合成纤维织成的,与天然纤维相比,合成纤维具有的一条优点是

5.实验题(共2题)

20.
(7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的药品加热的仪器名称:
(2)写出利用A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不宜立即收集的原因是 ,要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水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21.
(4分)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
(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A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D溶液中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在A、B、C、D四种溶液中,若其中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加入另一种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加入另一种溶液之前,两种溶液混合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