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B,则B是_____气,b应接电源的_____极。
(2)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毫升,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_____毫升。
(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_。

(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B,则B是_____气,b应接电源的_____极。
(2)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毫升,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_____毫升。
(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_。
2.计算题- (共2题)
2.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1)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 填序号)_____;
①温度②加入溶剂种类③加入溶剂质量④加入固体种类⑤加入固体质量
(3)在第二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
①用电子天平称取10.0g硝酸钾,放入烧杯中;
②量取10.0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钾和水的总质量为m1g;
③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
④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g;
⑤计算:m1﹣m2=_____g(结合第二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将溶质改为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由实验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性_____(填“>”“﹦”“<”)硝酸钾的溶解性。
(4)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_____
A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B 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C 第三组实验中的硝酸钾溶液为80℃时的饱和溶液
D 20℃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
因素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实验温度 | 20℃ | 20℃ | 20℃ | 20℃ | 80℃ |
加入溶剂种类 | 水 | 酒精 | 水 | 水 | 水 |
加入溶剂质量 | 20g | 20g | 10g | 10g | 10g |
加入固体种类 | 硝酸钾 | 硝酸钾 | 硝酸钾 | 食盐 | 硝酸钾 |
加入固体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溶解固体质量 | 6.2g | 0g | 3.1g | 3.6g | 10g |
(1)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 填序号)_____;
①温度②加入溶剂种类③加入溶剂质量④加入固体种类⑤加入固体质量
(3)在第二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
①用电子天平称取10.0g硝酸钾,放入烧杯中;
②量取10.0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钾和水的总质量为m1g;
③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
④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g;
⑤计算:m1﹣m2=_____g(结合第二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将溶质改为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由实验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性_____(填“>”“﹦”“<”)硝酸钾的溶解性。
(4)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_____
A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B 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C 第三组实验中的硝酸钾溶液为80℃时的饱和溶液
D 20℃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
3.
“配制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实验一般包括计算、称量、溶解等几个步骤,小明按照步骤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称量(食盐)”时,将砝码、食盐放在天平正确位置后发现天平向左倾斜,则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2)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有_____(可多选)。
A 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B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且使用了游码
C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量筒中有少量水残余
D 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1)小明在“称量(食盐)”时,将砝码、食盐放在天平正确位置后发现天平向左倾斜,则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2)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有_____(可多选)。
A 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B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且使用了游码
C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量筒中有少量水残余
D 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3.单选题- (共9题)
5.
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
B.用洗洁精洗涤餐具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
C.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 |
D.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如铁活泼 |
6.
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7.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是稀有气体 |
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约占0.03%,因此它的作用很小 |
C.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 |
D.空气的成分是非常稳定的,一直固定不变 |
10.
如表为氯化铵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NH4Cl溶解度/g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NaCl溶解度/g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A.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
B.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 |
C.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10℃﹣20℃之间 |
D.50℃时,100g水中加入50.0g氯化铵配成溶液,再冷却到20℃,能够析出13.2g固体 |
1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不一定都是混合物 |
B.将100g KCl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5g固体,则KCl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25g |
C.常温下将饱和Ca(OH)2溶液加热到50℃,会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
D.从25%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的质量分数仍为25% |
4.填空题- (共2题)
13.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的因素是 ,两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小。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3)若将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此时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的因素是 ,两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小。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3)若将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此时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