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北省老河口市中考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31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放入鸭蛋浸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____色。
(3)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加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OH、NaCl
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
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
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
丙同学推断有Ca(OH)2、也有Na2CO3
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另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探究结论)_____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

2.计算题(共1题)

2.
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钠样品3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入200g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杂质不与AgNO3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__g;
(2)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单选题(共5题)

3.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点燃后发生的反应为:
2KNO3+S+3C点燃K2S+N2+3CO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A.硫B.氧C.碳D.氮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5.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一定是:A>B
C.t1℃时,用等质量水配制的A、B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A>B
D.t2℃时,100g饱和溶液A和50g饱和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6.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
B. 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
C. 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 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7.
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B.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
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D.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

4.选择题(共5题)

8.在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的长度L的关系”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R与L的关系:R={#blank#}1{#/blank#}

L/m

1.0

1.1

1.2

1.3

1.4

1.5

R/Ω

3.3

3.6

3.9

4.2

4.5

4.8

9.在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的长度L的关系”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R与L的关系:R={#blank#}1{#/blank#}

L/m

1.0

1.1

1.2

1.3

1.4

1.5

R/Ω

3.3

3.6

3.9

4.2

4.5

4.8

10.在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的长度L的关系”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R与L的关系:R={#blank#}1{#/blank#}

L/m

1.0

1.1

1.2

1.3

1.4

1.5

R/Ω

3.3

3.6

3.9

4.2

4.5

4.8

11.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在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blank#}1{#/blank#}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调至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blank#}2{#/blank#}A.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blank#}3{#/blank#}Ω.

12.小明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5.填空题(共8题)

13.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氧气、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__
(2)从微观变化角度,“CO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写出上述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碱(化学式Cl4H14NO2)试计算:
(1)茶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2)茶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5.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___;(2)厨房中的咸性调味剂_________;
(3)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__。
16.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用活性炭除去冰箱里的异味,是利用其________性。
(2)试用文字解释为什么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Cl2与NaOH溶液作用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与此类似,可用Cl2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制漂白粉,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四种常见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图:

(1)常温下,若丁为红色粉末,甲为黑色粉末,则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丁为常见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则丙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据报道,金属材料因锈蚀而报废相当于世界年产量的1/3左右。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具体方法是 (合理均可)。
19.
人体中含有十一种常量元素,请你写出一种常量元素的名称________。
20.
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