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H2、N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通过下图所示装置,观察到Ⅰ:A装置内未见浑浊出现;Ⅱ: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
Ⅲ:E装置无明显现象;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完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由Ⅰ可知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有_________;
② 由Ⅱ可知混合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
③ 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
④ 为了确定该混合气体的最终组成,还需补充的实验或改进的操作是______。
Ⅲ:E装置无明显现象;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完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由Ⅰ可知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有_________;
② 由Ⅱ可知混合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
③ 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
④ 为了确定该混合气体的最终组成,还需补充的实验或改进的操作是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与硝酸锌。为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晶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操作M是_____________;
②加入过量X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滤液C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操作M是_____________;
②加入过量X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滤液C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3.
两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①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


Ⅰ.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5) 。
Ⅱ.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根据方程式计算)(16) 。②小华取10克样品,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17)。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此数据,
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18) 。
①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


Ⅰ.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5) 。
Ⅱ.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根据方程式计算)(16) 。②小华取10克样品,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17)。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此数据,
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18) 。
4.单选题- (共17题)
4.
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
B.将锌粒、镁带分别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锌粒反应更剧烈 |
C.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取样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 |
D.电解水时正、负电极两端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
6.
各组物质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 BaCl2Na2SO4 | B.Na2SO4 HCl KCl |
C.CuSO4 NaCl NaNO3 | D.Na2CO3NaCl Na2SO4 |
10.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推理正确的是
A.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11.
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50g,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54.4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4% | B.46% | C.50% | D.52% |
12.
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 | 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
B | 氢气、木炭、一氧化碳都可以冶炼金属 | 都具有还原性 |
C | 给装水的纸杯加热,纸杯开始时完好无损 | 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
D | 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好 | 酒精分子会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
A.A | B.B | C.C | D.D |
16.
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小明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判断错误的是


A.一定含有NaCl | B.一定含有MgCl2 |
C.可能含有NaNO3 | D.一定不含有CuSO4 |
5.选择题- (共1题)
6.填空题- (共3题)
22.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发展之本。
①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该物质中铁元素处于_______(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③水是重要的溶剂。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④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列实验中水起吸收热量作用的是________。

⑤“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 X → NaClO +NaCl+H2O,则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次氯酸钠(NaClO)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 1.5mol NaClO中约含氯原子______个,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g。
①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该物质中铁元素处于_______(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③水是重要的溶剂。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
④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列实验中水起吸收热量作用的是________。

⑤“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 X → NaClO +NaCl+H2O,则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次氯酸钠(NaClO)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 1.5mol NaClO中约含氯原子______个,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g。
23.
根据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 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5) ; 80℃时,乙物质在1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6)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7)。(精确到0.1%)
②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18)。
③将b点的甲溶液转化为a点的甲溶液,采取的方法是(19)(选填编号)。
A.增加溶质 B.恒温蒸发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④将8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 。
A.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B.降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降温后溶剂质量:甲<乙 D.降温后溶质质量:甲<乙

① 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5) ; 80℃时,乙物质在1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6)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7)。(精确到0.1%)
②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18)。
③将b点的甲溶液转化为a点的甲溶液,采取的方法是(19)(选填编号)。
A.增加溶质 B.恒温蒸发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④将8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 。
A.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B.降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降温后溶剂质量:甲<乙 D.降温后溶质质量:甲<乙
24.
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四条化
学性质。

① 为了验证反应Ⅰ,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酚酞由无色变成_________色。
② 反应Ⅱ通常没有明显现象,证明反应发生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__________。
④ 依据反应Ⅳ氢氧化钠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易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学性质。

① 为了验证反应Ⅰ,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酚酞由无色变成_________色。
② 反应Ⅱ通常没有明显现象,证明反应发生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__________。
④ 依据反应Ⅳ氢氧化钠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易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25.
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初中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 写出仪器D的名称___________。
② 装置I是固-固加热型装置,指出其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改正错误需要操作的按钮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③ 使用装置II制取O2时仪器D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使装置II具有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功能,则需要对装置作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 实验室制取H2、O2、CO2三种气体,可选用装置III来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① 写出仪器D的名称___________。
② 装置I是固-固加热型装置,指出其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改正错误需要操作的按钮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③ 使用装置II制取O2时仪器D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使装置II具有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功能,则需要对装置作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 实验室制取H2、O2、CO2三种气体,可选用装置III来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