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物质王国举行击鼓传花的游戏。某学习小组由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七名成员组成。游戏的规则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成员安排在A—G的相应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为组长,其固体俗称为干冰。F为副组长,其为黑色固体,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 _______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当G换成另一个与G同类别的物质时就能将花束传回起点A,它是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 _______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当G换成另一个与G同类别的物质时就能将花束传回起点A,它是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在学校药品室发现一卷放置已久的镁带,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镁带变质了吗?
查阅资料:i镁久置于潮湿空气中会变成碱式碳酸镁[Mg2(OH)2CO3]
ii碱式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二氧化碳。
iii镁与冷水不反应。
进行猜想:猜想一:镁带没有变质。
猜想二:镁带部分变质生成了碱式碳酸镁。
猜想三:镁带完全变质生成碱式碳酸镁。
实验探究:
(1)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中图一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否定猜想_____(填编号,下同)。

(2)为了进一步探究另两种猜想,同学们收集图一所示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用图二所示的实验装置继续实验:
Ⅰ.按ABCD的顺序连接好仪器。
Ⅱ.A中有明显变化,其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C中无明显变化,若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则可证明猜想______成立,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若D中没有收集到无色气体,则证明猜想_______成立。
提出问题:镁带变质了吗?
查阅资料:i镁久置于潮湿空气中会变成碱式碳酸镁[Mg2(OH)2CO3]
ii碱式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二氧化碳。
iii镁与冷水不反应。
进行猜想:猜想一:镁带没有变质。
猜想二:镁带部分变质生成了碱式碳酸镁。
猜想三:镁带完全变质生成碱式碳酸镁。
实验探究:
(1)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中图一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否定猜想_____(填编号,下同)。

(2)为了进一步探究另两种猜想,同学们收集图一所示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用图二所示的实验装置继续实验:
Ⅰ.按ABCD的顺序连接好仪器。
Ⅱ.A中有明显变化,其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C中无明显变化,若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则可证明猜想______成立,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若D中没有收集到无色气体,则证明猜想_______成立。
3.计算题- (共1题)
3.
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后的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取大理石和盐酸反应且过滤后所得废液20克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分析图中信息可知,20g废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在废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首先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计算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1)分析图中信息可知,20g废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在废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首先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计算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4.单选题- (共10题)
4.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油—— 去除油污——能乳化油污 |
B.天然气——用作燃料——具有可燃性 |
C.液氮——用作冷冻麻醉剂——能汽化吸热 |
D.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
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
6.
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的两种物质都属于单质 |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
8.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
9.
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
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
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 |
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
10.
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将滤渣A加入少量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以下对滤渣A的组成成分判断的五种情况,其中合理的有
①Cu ②Fe、Cu ③Zn、Fe ④Zn、Cu ⑤Zn、Fe、Cu
①Cu ②Fe、Cu ③Zn、Fe ④Zn、Cu ⑤Zn、Fe、Cu
A.②⑤ | B.②③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⑤ |
11.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空隙变大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
D. 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
A.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空隙变大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
D. 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
12.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
13.
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
B.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钠 |
C.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可能有硫酸钡 |
D.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7.1g |
5.填空题- (共3题)
14.
选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金刚石 ②一氧化碳 ③生石灰 ④石灰石 ⑤碳酸氢钠
(1)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的是 ;
(2)可用于制玻璃刀的材料是 ;
(3)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是 ;
(4)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5)炼铁时做还原剂的是 。
①金刚石 ②一氧化碳 ③生石灰 ④石灰石 ⑤碳酸氢钠
(1)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的是 ;
(2)可用于制玻璃刀的材料是 ;
(3)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是 ;
(4)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5)炼铁时做还原剂的是 。
15.
(1)图甲是镁原子和氧原子形成氧化镁的示意图

①从得失氧的角度看,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____反应;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反应中镁原子______(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②由图甲可知,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后,其化合价将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图乙是NaCl与AgNO3两溶液反应的示意图。
①图中NO3﹣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沉淀。
③请再用AgNO3作反应物之一,写出另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①从得失氧的角度看,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____反应;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反应中镁原子______(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②由图甲可知,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后,其化合价将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图乙是NaCl与AgNO3两溶液反应的示意图。
①图中NO3﹣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沉淀。
③请再用AgNO3作反应物之一,写出另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化学方程式:____。
16.
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1)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 ;
(2)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 (填“氮”、“磷”或“钾”)肥;
(3)医药化学——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由青蒿酸(C15H22O2)合成青蒿素(C15H22O5)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材料化学——为防止食品变质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隔绝 ;检验塑料包装袋是否为热塑性塑料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 。
(1)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 ;
(2)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 (填“氮”、“磷”或“钾”)肥;
(3)医药化学——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由青蒿酸(C15H22O2)合成青蒿素(C15H22O5)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材料化学——为防止食品变质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隔绝 ;检验塑料包装袋是否为热塑性塑料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 。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