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二氧化碳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实现碳循环、促进CO2转化为有机物和控制CO2的排放量,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风能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2)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办法,实现了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实验过程如下:

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在气体中检测到甲烷、氢气;在液体中检测到甲酸(HCOOH);在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四氧化三铁。
请分析以上变化关系和检测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以上反应过程中,有一种物质起到了催化作用.你认为,反应中的催化剂很可能是 。
②在以上变化中,CO2转化成的有机物是 、 。
③在高温条件下,铁粉能够与水蒸气发生反应:3Fe+4H2O
Fe3O4+4X,则X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④甲酸(HCOOH)俗名蚁酸,它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蚁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产生痛痒,当被蚁虫叮咬时,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会减轻痛痒。
A.食盐水 B.食醋 C.草木灰水
(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风能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2)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办法,实现了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实验过程如下:

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在气体中检测到甲烷、氢气;在液体中检测到甲酸(HCOOH);在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四氧化三铁。
请分析以上变化关系和检测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以上反应过程中,有一种物质起到了催化作用.你认为,反应中的催化剂很可能是 。
②在以上变化中,CO2转化成的有机物是 、 。
③在高温条件下,铁粉能够与水蒸气发生反应:3Fe+4H2O

④甲酸(HCOOH)俗名蚁酸,它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蚁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产生痛痒,当被蚁虫叮咬时,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会减轻痛痒。
A.食盐水 B.食醋 C.草木灰水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酸氢钙[Ca(HCO3)2],属于硬水,煮沸时会有水垢生成,实验小组欲探究该水垢的主要成分。
(猜想与分析)分析Ca(HCO3)2与水的元素组成,该水垢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
Ⅰ.CaO Ⅱ.Ca(OH)2 Ⅲ.CaCO3 Ⅲ.Ca(OH)2和CaCO3
小强同学认为该水垢中不会存在CaO,理由是 。
(实验与事实)
(原理与呈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 , 。
(实践与应用)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在日常生活中,可使用 来检测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猜想与分析)分析Ca(HCO3)2与水的元素组成,该水垢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
Ⅰ.CaO Ⅱ.Ca(OH)2 Ⅲ.CaCO3 Ⅲ.Ca(OH)2和CaCO3
小强同学认为该水垢中不会存在CaO,理由是 。
(实验与事实)
实验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实验一 | 将适量的水垢和水装入试管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用滴管取上层清液于小试管中,然后再向小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 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 | Ca(OH)2微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不 变色说明水垢中一定没有 |
实验二 | 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 反应一段时间后水垢消失,溶液澄清;玻璃片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 则水垢中一定含有 |
(原理与呈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 , 。
(实践与应用)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在日常生活中,可使用 来检测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单选题- (共12题)
4.
某元素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具有与Ne
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粒子为阳离子
B. 该粒子原子序数为10
C. 该粒子可表示为O2﹣
D.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

A. 该粒子为阳离子
B. 该粒子原子序数为10
C. 该粒子可表示为O2﹣
D.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
5.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
6.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A.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9.
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A.从海水中获得少量饮用水,可采用蒸馏的方法 |
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稀盐酸 |
C.用燃烧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D.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
10.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 |
B.升温可使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固体 |
C.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D.40℃时,将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二者都变为不饱和溶液 |
1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固体溶解,可用温度计搅拌 |
B.直接点燃未经验纯的可燃性气体 |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
13.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中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查看并打开门窗通风 |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
C.用甲醛溶液浸泡猪肉延长保存时间 |
D.测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取出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
4.填空题- (共6题)
15.
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污染物CO、NO转化为无毒的CO2和N2(2CO+ 2NO
2CO2+N2)。根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该反应 (填写“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6.
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如图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析以上微观变化过程,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析以上微观变化过程,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18.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②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③淡水资源很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生活中常通过 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常用 的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②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③淡水资源很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生活中常通过 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常用 的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19.
某同学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他准备了下列实验仪器。请填空:

(1)配制时可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计算→称量→量取→________。
(2)称量时,NaCl固体粉末应放在托盘天平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的纸片上。
(3)配制过程中为促进NaCl的溶解,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4)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除了用量筒外,还需要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

(1)配制时可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计算→称量→量取→________。
(2)称量时,NaCl固体粉末应放在托盘天平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的纸片上。
(3)配制过程中为促进NaCl的溶解,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4)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除了用量筒外,还需要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0.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铝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 。
(2)将纯铜片和黄铜片(铜锌合金)相互刻画,纯铜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 。
(3)胃酸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幼儿及青少年缺少 元素可引发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5)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序号)。
A.NH4HCO3 B.KCl C.NH4H2PO4
(1)铝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 。
(2)将纯铜片和黄铜片(铜锌合金)相互刻画,纯铜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 。
(3)胃酸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幼儿及青少年缺少 元素可引发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5)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序号)。
A.NH4HCO3 B.KCl C.NH4H2PO4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