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303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6/30

1.流程题(共1题)

1.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二氧化碳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实现碳循环、促进CO2转化为有机物和控制CO2的排放量,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风能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2)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办法,实现了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实验过程如下:

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在气体中检测到甲烷、氢气;在液体中检测到甲酸(HCOOH);在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四氧化三铁。
请分析以上变化关系和检测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以上反应过程中,有一种物质起到了催化作用.你认为,反应中的催化剂很可能是
②在以上变化中,CO2转化成的有机物是
③在高温条件下,铁粉能够与水蒸气发生反应:3Fe+4H2OFe3O4+4X,则X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④甲酸(HCOOH)俗名蚁酸,它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蚁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产生痛痒,当被蚁虫叮咬时,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会减轻痛痒。
A.食盐水 B.食醋 C.草木灰水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酸氢钙[Ca(HCO32],属于硬水,煮沸时会有水垢生成,实验小组欲探究该水垢的主要成分。
(猜想与分析)分析Ca(HCO32与水的元素组成,该水垢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Ⅰ.CaO Ⅱ.Ca(OH)2 Ⅲ.CaCO3 Ⅲ.Ca(OH)2和CaCO3
小强同学认为该水垢中不会存在CaO,理由是    
(实验与事实)
实验
现象
解释或结论
实验一
将适量的水垢和水装入试管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用滴管取上层清液于小试管中,然后再向小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
Ca(OH)2微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不
变色说明水垢中一定没有
 
实验二
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反应一段时间后水垢消失,溶液澄清;玻璃片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
则水垢中一定含有
 
 
(原理与呈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  
(实践与应用)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在日常生活中,可使用 来检测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单选题(共12题)

3.
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胆矾研碎C.粮食酿酒D.苹果榨汁
4.
某元素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具有与Ne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粒子为阳离子
B. 该粒子原子序数为10
C. 该粒子可表示为O2
D.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
5.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6.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
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花生油B.面粉C.蔗糖D.汽油
9.
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A.从海水中获得少量饮用水,可采用蒸馏的方法
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稀盐酸
C.用燃烧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
D.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0.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
B.升温可使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固体
C.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40℃时,将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二者都变为不饱和溶液
1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固体溶解,可用温度计搅拌
B.直接点燃未经验纯的可燃性气体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12.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
A. 浓硫酸 B. 烧碱溶液 C. 浓盐酸 D. 双氧水溶液
13.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中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查看并打开门窗通风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用甲醛溶液浸泡猪肉延长保存时间
D.测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取出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14.
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AB.BC.CD.D

4.填空题(共6题)

15.
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污染物CO、NO转化为无毒的CO2和N2(2CO+ 2NO2CO2+N2)。根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该反应 (填写“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6.
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如图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析以上微观变化过程,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17.
用元素符合或化学式填空。
(1)二氧化氮
(2)镁元素    
(3)2个氢原子
(4)氧化铝
18.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②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③淡水资源很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生活中常通过 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常用 的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19.
某同学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他准备了下列实验仪器。请填空:

(1)配制时可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计算→称量→量取→________。
(2)称量时,NaCl固体粉末应放在托盘天平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的纸片上。
(3)配制过程中为促进NaCl的溶解,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4)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除了用量筒外,还需要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0.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铝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
(2)将纯铜片和黄铜片(铜锌合金)相互刻画,纯铜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
(3)胃酸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幼儿及青少年缺少 元素可引发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5)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序号)。
A.NH4HCO3 B.KCl C.NH4H2PO4

5.实验题(共1题)

21.
如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填a或b或c)。
(3)C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会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