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I分别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锌、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石灰水、生石灰、石灰石和水.他们之间相互的反应(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恰好包含了化合反应(A+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E)、中和反应(F+G)、复分解反应(H+I)等反应类型.试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硫酸铜溶液参加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H+I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1)A+B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硫酸铜溶液参加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H+I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为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前需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_____________.
(2)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4)若采用丙实验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是___________.

(1)实验前需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_____________.
(2)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4)若采用丙实验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是_____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3.
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在 20℃时,称取 5g 样品,加入27g 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 10%的稀盐酸 36.5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试计算:
(1)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试通过简单计算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是否为 20℃时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1)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试通过简单计算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是否为 20℃时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4.简答题- (共1题)
4.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uSO4、Ca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所组成.小文为了确定它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操作a的名称是 (填“蒸发”或“过滤”),其中必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写出蓝色沉淀的化学式: .
(3)白色固体是 ,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小文通过实验后认为,这包固体粉末中只有两种物质,他的判断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1)操作a的名称是 (填“蒸发”或“过滤”),其中必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写出蓝色沉淀的化学式: .
(3)白色固体是 ,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小文通过实验后认为,这包固体粉末中只有两种物质,他的判断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5.单选题- (共11题)
6.
下表选项中,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KNO3溶液 | K2SO4 | 加适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MgCl2溶液 | HCl | 加适量Mg(OH)2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NaCl固体 | MnO2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D. | O2 | CO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
A. A B. B C. C D. D
7.
利用所学知识判断,错误的一组是( )
A安全常识 | B生活中的物质 |
H2、CH4都是可燃气体﹣﹣点燃前须检验纯度 炒菜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 签字笔芯的塑料管材﹣﹣属有机合成材料 矿泉水煮沸,蒸汽冷凝后﹣﹣得到的水为软水 |
C化学常识 | D元素与人体健康 |
一大化学发明﹣﹣将水转变为汽油 一则广告用语﹣﹣本产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 | 缺铁﹣﹣易引起贫血 喝牛奶﹣﹣有利于补钙 |
A.A ![]() | B.B ![]() | C.C ![]() | D.D |
10.
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注射器内装有50mL水,导管中的空气可忽略),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
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
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其中正确的是( )
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
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
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⑤ ![]() | D.③④⑤ |
11.
运用推理、类比等方法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D.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
6.选择题- (共3题)
7.填空题- (共5题)
19.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 .
(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 .

20.
请观察图并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的原子核电荷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图B表示的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3)图B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1)图A表示的原子核电荷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图B表示的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3)图B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21.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化学表达式为 ,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化学表达式为 ,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
22.
金属冶炼技术最早起源于我国.考古发现,300多年前我国古代民间工匠们就掌握了较成熟的“火法炼铜”技术.“火法炼铜”是用炭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从而将铜还原出来.李白《秋浦歌》中的一首描写的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火法炼铜”的热烈场面.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唐代属池州府,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古代时著名的铜、银产地.这首诗的意思是:“炉中的炭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工人们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们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寒川,也有译作寒冷的山谷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诗句中描写了炭的燃烧现象是_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 为使炭充分燃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火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河水是人类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下列有关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秋浦”,唐代属池州府,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古代时著名的铜、银产地.这首诗的意思是:“炉中的炭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工人们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们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寒川,也有译作寒冷的山谷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诗句中描写了炭的燃烧现象是_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 为使炭充分燃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火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河水是人类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下列有关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寒冷河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 B. 寒冷河水中水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 |
C. 农药、化肥会污染河水 | D. 用活性炭可将河水净化为纯净水. |
23.
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① 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g/100g水;
② 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_______的方法提纯;
③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水加入30 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 g/100gH2O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碳酸钠 | 12.2 | 21.8 | 39.7 | 53.2 |
① 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g/100g水;
② 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_______的方法提纯;
③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水加入30 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