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30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6/30

1.计算题(共1题)

1.
胃酸过多的病人,通常需每天服用含碳酸钠的药物9片,能消耗胃酸中的氯化氢2.19g。某病人有胃溃疡病症,这种药物会加剧胃部疼痛,医生建议改用含氢氧化铝(其它成分不与胃酸反应)的胃舒平,药物标签如图。请计算中和相同质量的胃酸,每天需要服用胃舒平多少片?

2.单选题(共8题)

2.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B.物质的鉴别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
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物质的构成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 A B. B C. C D. D
3.
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Cl2溶液的方案中可行的是()
A.过量的铁粉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
B.过量的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
C.过量的铁粉和氯化锌溶液混合后,过滤
D.过量的氯化铜溶液与铁粉混合后,过滤
4.
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灭掉室内大火,迅速打开门窗降温
B.为节约用水,工业废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C.为除去铝壶中的水垢,用盐酸长时间浸泡
D.为防止铁锅生锈,在其表面涂抹一层食用油
5.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7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
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6.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7.
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比三者一致的是()
A.苛性钠 Na2CO3B.干冰 CO2氧化物
C.生石灰 Ca(OH)2D.水银 Hg单质
8.
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
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含有OH
9.
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以下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生成化肥和农药,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C.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使用,对人类“百利而无一害”
D.开发利用氢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缓空气的污染

3.填空题(共5题)

10.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
(2)烧碱溶液、食盐溶液中都存在的金属离子
(3)硝酸铵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
(4)通过化合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11.
下图是干电池的截面示意图。废旧电池也是资源,将其回收利用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 性。
(2)将电池填充物(MnO2、C及NH4Cl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可得到NH4Cl溶液。NH4Cl还可用作化肥使用,属于化肥中的   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干电池中含有金属铜和锌。以下能证明铜、锌金属活动性强弱的试剂组合是   (填序号)。
A.锌、铜和稀硫酸B.锌和氯化铜溶液C.铜和硫酸锌溶液
12.
下图是实验室用于气体制备的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2)实验室中能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且便于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的发生装置是 ;要想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需要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理由是 ;判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13.
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工业上却可用CO2来制备甲醇等物质。“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如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CO2。其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所采用的基本操作是
(3)此化学工业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14.
化学就在身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妈妈买了一件羊毛上衣,小芳怀疑衣服面料成分是合成纤维,她采用的鉴别方法是    。[来源:(2)妈妈为小芳准备了米饭、红烧肉、高钙牛奶,请你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还应补充的营养素
   (填序号)。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D.维生素
 
(3)细心的小芳发现铝制门窗比较耐腐蚀,主要原因是   (用文字叙述)。小芳还发现新买的家具带有异味,于是在室内放了几个活性炭包,达到除去异味的目的,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4)近几年,由于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工业快速发展等因素,致使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为此,人们积极寻找洁净的新能源。经研究发现氨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且释放出大量能量。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题(共1题)

15.
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液体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有剩余
小明同学却判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如果     
 
则盐酸过量
如果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生锈的铁钉B.碳酸钠粉末C.硫酸钠粉末D.氢氧化铜
(4)下列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 (填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