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I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符合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符合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马英同学组织同班同学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取12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滴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量最终溶液的质量为107.6g。
试求:(相对原子质量:Ca:40 O:16 Cl:35.5 H:1 C:12)
(1)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到0.1%)
试求:(相对原子质量:Ca:40 O:16 Cl:35.5 H:1 C:12)
(1)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到0.1%)
3.单选题- (共7题)
4.
下列关于CO2和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B.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D.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A.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B.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D.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5.
将一定质量的Zn粒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验现象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滤渣中可能含有单质锌 B. 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C. 滤渣中一定没有单质铜 D. 滤液的颜色可能为蓝色
A. 滤渣中可能含有单质锌 B. 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C. 滤渣中一定没有单质铜 D. 滤液的颜色可能为蓝色
6.
下面对某些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醋酸溶液滴入石蕊试剂,变蓝色
D.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醋酸溶液滴入石蕊试剂,变蓝色
D.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8.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B. 用Fe2O3和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
C. 用水区别固体硝酸铵和固体氢氧化钠
D. 用氯化钡溶液检验硫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B. 用Fe2O3和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
C. 用水区别固体硝酸铵和固体氢氧化钠
D. 用氯化钡溶液检验硫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4.填空题- (共5题)
10.
金刚石、石墨是两种碳单质,二者均由碳元素组成,但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石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
11.
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C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__________________;
(3)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放入到一定量水中,均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1)P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C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__________________;
(3)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放入到一定量水中,均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12.
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将30mL酒精和30mL水混合,得到溶液的体积小于60mL。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一宏观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焊接钢管时,工人师傅通常用稀盐酸先将其表面的铁锈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
(3)生石灰常被用作食品干燥剂,干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将30mL酒精和30mL水混合,得到溶液的体积小于60mL。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一宏观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焊接钢管时,工人师傅通常用稀盐酸先将其表面的铁锈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
(3)生石灰常被用作食品干燥剂,干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4.
材料一: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其附近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和稀有气体等。
材料二:钓鱼岛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渔场,蕴藏着丰富的海产品,这些可食用的海产品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磷、钙、铁、锌、碘等元素。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目前,可燃冰开采技术还不成熟,如果开采过程中 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严重;
(2)我国渔民捕获的可食用的海产品中,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__________等微量元素(写一种元素名称或符号即可)。
材料二:钓鱼岛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渔场,蕴藏着丰富的海产品,这些可食用的海产品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磷、钙、铁、锌、碘等元素。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目前,可燃冰开采技术还不成熟,如果开采过程中 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严重;
(2)我国渔民捕获的可食用的海产品中,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__________等微量元素(写一种元素名称或符号即可)。
5.实验题- (共2题)
15.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
(2)A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
(3)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较干燥氧气的一组发生和收集装置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
(2)A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
(3)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较干燥氧气的一组发生和收集装置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