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H分别为九年级化学中学过的不同的纯净物,它们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黑色固体,C为红色固体,常温下B、D、F、G均为无色气体,其中G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个别反应的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E ,G 。
(2)化合物H的组成元素是: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1)写出化学式:E ,G 。
(2)化合物H的组成元素是: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2.流程题- (共2题)
2.
人类利用金属矿物历史久远。
(1)现代冶炼技术用CO与赤铁矿石反应来冶炼生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某矿石由MgO、Fe2O3、CuO和SiO2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溶液A中共含有 种阳离子;
②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下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为是 ;

③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1)现代冶炼技术用CO与赤铁矿石反应来冶炼生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某矿石由MgO、Fe2O3、CuO和SiO2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溶液A中共含有 种阳离子;
②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下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为是 ;

③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3.
天津是美丽的海滨城市,依山傍水,海洋资源和石灰石资源丰富。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 (填写化学式),海水经过 结晶可获得粗盐。
(2)粗盐中含有硫酸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再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如下操作:
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过量的Ba(OH)2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过滤;即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3)从晒盐后的卤水中提取重要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下:

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 (从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填写物质名称),试剂B选用(填写名称)。
(4)“氨碱法”制纯碱是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同时生成另一种副产物可以做氮肥。再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可制得纯碱。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 (填写化学式),海水经过 结晶可获得粗盐。
(2)粗盐中含有硫酸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再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如下操作:
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过量的Ba(OH)2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过滤;即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3)从晒盐后的卤水中提取重要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下:

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 (从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填写物质名称),试剂B选用(填写名称)。
(4)“氨碱法”制纯碱是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同时生成另一种副产物可以做氮肥。再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可制得纯碱。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
3.计算题- (共1题)
4.
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7g,加入到盛有58.1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烧杯内各物质的总质量为64.9g。试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配制上述反应中所用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的体积。
(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配制上述反应中所用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的体积。
4.单选题- (共9题)
8.
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②蛋白质、油脂和糖类在人体代谢中是能释放能量的三种必须的营养素;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⑥日常生活中的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⑦实验室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⑤⑥ | B.②④⑦ | C.③⑤⑥ | D.②③④ |
9.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需区分的物质 | 矿泉水 | 空气 | 氯化钠和硝酸铵 | 纯棉制品和涤纶制品 |
方案一| | 加肥皂水搅拌 | 带火星的木条 |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 | 观察颜色 |
方案二 | 观察颜色 | 澄清石灰水 |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灼烧闻气味 |
A.A | B.B | C.C | D.D |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NaC1(Na2CO3) | 加水溶解后加入稍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
B | KC1(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CO2(HC1) |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D | Cu(CuO) |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
A.A | B.B | C.C | D.D |
13.
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5.选择题- (共1题)
14.已知点列如下:P1(1,1),P2(1,2),P3(2,1),P4(1,3),P5(2,2),P6(3,1),P7(1,4),P8(2,3),P9(3,2),P10(4,1),P11(1,5),P12(2,4),…,则P60的坐标为( )
6.多选题- (共2题)
15.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到质量为m克的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
B.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
C.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一定呈蓝色 |
D.滤液中的溶质最多有两种,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
1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质刀具表面涂油可以防止生锈 |
B.为了个人卫生,应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 |
C.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得越多越好 |
D.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 |
7.填空题- (共4题)
17.
中国“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请回答: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青蒿素中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青蒿素中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①氮气 ②氢氧化钠③固体二氧化碳 ④硝酸钾 ⑤金刚石 ⑥碳酸氢钠,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充入灯泡中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是 ;
(2)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3)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 ;
(4)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的是 ;
(5)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
(6)用作食品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1)充入灯泡中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是 ;
(2)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3)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 ;
(4)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的是 ;
(5)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
(6)用作食品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19.
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请回答:
(1)某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克,该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该同学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克。
(1)某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克,该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该同学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克。
20.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离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下图。该反应的前后总共有 种原子。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置换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填“有”或“无”)变化。在该反应中甲和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

(2)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观粒子: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粒子也有差异。
① Mg(OH)2起抗酸作用的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下同);
② 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
则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粒子是 、 。
(1)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下图。该反应的前后总共有 种原子。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置换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填“有”或“无”)变化。在该反应中甲和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

(2)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观粒子: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粒子也有差异。
① Mg(OH)2起抗酸作用的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下同);
② 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
则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粒子是 、 。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流程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