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崇左、玉林、防城港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279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8/8

1.推断题(共1题)

1.
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 (“→”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A和X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A为____,B为____,D与E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2)若A、B、C、D、E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X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D为_____,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工业盐酸中通常溶有少量的FeCl3而呈黄色,小红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HCl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l00g,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测得加入NaOH溶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FeCl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_g.
(2)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取l00g该工业盐酸稀释成HCl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加多少克水?(写出计算过程)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图1是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性质时进行的探究活动,请要求回答问题。

(1)通过分析实验一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可证明CO2能与NaOH、Ca(OH)2反应,其中C瓶在实验中起_________作用。
(3)晓晓查阅资料了解到往Ba(OH)2溶液中滴加或通入下列图2中物质会产生如下现象:A中溶液显红色,B、C、D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①写出D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②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上述关于Ba(OH)2性质的实验不能体现碱的相似性质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冬冬发现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标签如图3所示,于是对其所含杂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I:查阅资料可知,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Cl.
猜想Ⅱ: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2CO3,原因是_________(用简洁的文字表述).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取适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
②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________
 
一开始无明显变化,一会儿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样品中含有Na2C03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还含有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单选题(共17题)

4.
某化妆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学”,受到舆论的讨伐。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B. 纯天然的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C. 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毫无作用 D. 化学生产有百利而无一害
5.
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清洗糯米 B.把肉切成小块
C.用粽叶包粽子 D.烧火煮粽子
6.
如图为甲和乙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7.
下列各组溶液,只用组内物质不能鉴别的是()
A. NaNO3 KCl  Na2CO3 HCl
B. HCl  Na2CO3 K2SO4 BaCl2
C. MgSO4 KOH  KNO3 CuSO4
D. KOH   MgCl2 H2SO4 NaCl
8.
“含氟牙膏”、“加铁酱油”中的“氟”、“铁”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9.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l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
B.青蒿素是一种有机物
C.青蒿素含有42个原子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0.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21%B.0.03%C.78%D.0.94%
11.
下列关于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
A.质地较软B.由碳原子构成
C.可做装饰品D.一定条件下能燃烧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NaCl溶液
泥沙
过滤
C
CaCl2溶液
盐酸
加过量的CaC03,过滤
D
H2O
Ca2+、Mg2+
蒸馏
 
A.AB.BC.CD.D
13.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下列图象能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B.C.D.
14.
下列图标表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B.C.D.
15.
氧化钙的俗名是()
A.苛性钠B.生石灰C.消石灰D.大理石
16.
胃酸过多的人可适当多喝的饮品是()
A. 苹果醋 B. 柠檬水 C. 苏打水 D. 碳酸饮料
1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8.
倡导科学生活,提高健康水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发霉的大米蒸煮后食用
B.我们不要喝含汞、铅超标的水
C.用福尔马林保存海鲜
D.对于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量越多越好
19.
喷雾除尘车利用喷雾系统向空中喷射出水雾净化空气,其主要作用是()
A.减少粉尘污染B.治理水污染
C.防治酸雨D.缓解温室效应
20.
对某 pH=2 的溶液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下列结果合理的是
A. KNO3    K2CO3 NaNO3    CaCl2     B. KC1    NaHCO3    K2SO4 NaCl
C. NaCl    ZnSO4    KNO3    KOH D. HC1    MgCl2    Na2SO4 NaCl

5.填空题(共6题)

21.
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____;
(2)铝离子________;
(3)硫元素________;  
(4)二氧化氯________.
22.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1)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它属于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
(3)原子序数为1、6、8的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其中6号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
23.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浓硫酸   ②肥皂水    ③碳酸钙    ④活性炭   ⑤稀有气体
(1)可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___
(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
(3)可用于净水器吸附杂质的是_______
(4)可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
(5)可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_______
24.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性,铁锅存放不当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
(2)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其流程如图所示:

①纳米级铁粉在空气中易燃烧,其生成物的名称为___    ____
②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 _
③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5.
广西是个美丽的地方,小华和家人来到广西旅游.
(1)为了旅途舒适,小华选择了纯棉衣服,纯棉衣服的材料是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第一站他们到了玉林市的五彩田园,闻着荷花清香,心旷神怡.从分子的角度看,闻到花香的原因是_______.午饭时,他们品尝了美味的荷叶蒸鸡,鸡肉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__
(3)第二站他们到了闻名遐迩的大新德天瀑布,小华情不自禁地捧起清澈透明的河水洗脸,河水是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为了保护水资源,请写出一种防治水体污染的做法_______
(4)第三站他们到了中国金花茶之乡防城港市,了解到种植金花茶可以施用复合肥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二氢铵中起主要作用的营养元素是_______
26.
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煤燃烧时将______能转化为热能.若煤不充分燃烧,会产生______气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导致人体中毒.
(2)在一些农村地区,木柴仍然是常用燃料,燃烧木柴时,常把木柴架空,其目的是______,要使柴火熄灭,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3)不少家庭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的优点是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7.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A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_______.
(2)B中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在刻度__________处.
(3)C中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D中若加入的固体是NH4NO3,实验现象是________.
(5)E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