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咸宁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266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8/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BaCl2、Na2SO4、NaOH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前,小组同学对五种物质从酸、碱、盐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分类,其中CaCO3、BaCl2、Na2SO4、NaCl属于________。
(查阅资料)BaSO4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
(实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
有白色沉淀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
b.将步骤a试管中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步骤a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他补充了如下实验,取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得出结论:步骤a中得到的白色沉淀全部是CaCO3。丙同学取甲同学步骤b中已变红的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稀硫酸,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褪色。溶液褪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归纳)通过以上探究,原白色粉末中无法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流程题(共1题)

2.
某金属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铜,并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查阅资料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2H2SO4+O22CuSO4+2H2O。
(1)步骤Ⅰ中分离得到固体A和蓝色溶液B的操作名称是___。
(2)蓝色溶液B中的溶质是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硫酸亚铁可用作治疗____(选填“贫血症”或“佝偻病”)的药物。
(5)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锈需要空气中的____(填化学式)。若要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如图2所示实验中,只需完成____(填字母)两个实验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3.单选题(共9题)

3.
化学反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①3NO2+H2O═2HNO3+X    ②2SO2+O2+2H2O2H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NO
B.反应①、②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①、②中涉及的氧化物共有5种
D.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酸雨的“罪魁”
4.
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少量水蒸气、HCl气体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NaOH溶液
B
除去NaCl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K2CO3
加入适量Ca(NO32溶液、过滤
D
鉴别氯化铵、尿素和氯化钾三种化肥
取样、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
 
A.AB.BC.CD.D
5.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B.图2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C.图3验证甲烷燃烧生成CO2和H2OD.图4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6.
下列比较中,符合实际的是()
A.黄铜片比纯铜片的硬度大
B.地壳中硅的含量比氧多
C.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
D.食盐水比食醋的pH小
7.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她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蒿素属于有机物,由42个原子组成
B.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0
C.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8.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炼铁
C.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
9.
将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下列关于R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R>Cu   B. R>Fe    C. Zn>R    D. R>Ag
10.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
D.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11.
列表和作图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所绘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40℃
20℃
40℃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
 
A.图象与表格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其中表格的优点是变化规律更直观
B.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
C.40℃时,将50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
D.40℃时,将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4.填空题(共2题)

12.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___
(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
1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成语“釜底抽薪”运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2)饮食均衡,身体不能健康.食用蔬菜、水果能获取的基本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_
(3)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其原因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生产中需要用15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 kg.

5.实验题(共1题)

14.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用F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的气泡________ ,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