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单选题- (共6题)
3.
从“宏观”和“微观”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B.该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
C.该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D.该反应中分子、原子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
4.
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NO气体和活性炭,反应生成甲、乙气体,测得各物质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值为23.88
B. 反应中活性炭只起吸附作用
C. 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
D. 生成甲、乙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1:2
反应时间min/ 物质质量/g | 活性炭 | NO | 甲 | 乙 |
0 | 24.36 | 3 | 0 | 0 |
2 | 24 | 1.2 | x | 1.32 |
A. x的值为23.88
B. 反应中活性炭只起吸附作用
C. 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
D. 生成甲、乙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1:2
5.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性和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
B.甲基苯丙胺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
C.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
7.
对下列问题和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
选项 | 问题和事实 | 解释 |
A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 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
B | 施肥时氯化铵和熟石灰不能混合施用 | 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
C | 可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测雨水的酸碱度 | 雨水也会湿润pH试纸,故无影响 |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先加少量水 | 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
A.A | B.B | C.C | D.D |
3.填空题- (共4题)
8.
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资料1:美丽化学,造福人类,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G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路灯,手电和显示显像等多个领域。
资料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值为 ,镓的核电荷数为 。
(2)氮、磷、镓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3)磷化镓也是制造LED的一种材料,其化学式为 ,氮和磷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4)镓与氧气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资料1:美丽化学,造福人类,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G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路灯,手电和显示显像等多个领域。
资料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值为 ,镓的核电荷数为 。
(2)氮、磷、镓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3)磷化镓也是制造LED的一种材料,其化学式为 ,氮和磷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4)镓与氧气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
小明对展出的“智能机器人”的很感兴趣,他也准备制作一台小型灭火机器人,材料有:锂电池、铜导线、金器合金,塑料,合成橡胶小轮、马达等。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若模拟扑灭衣物着火,机器人搭载的灭火器及对应灭火的原理是 。
11.
探究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应用。
(1)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SO4,某探究不组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①Ⅰ、Ⅱ两步都有过滤操作,过滤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②甲、乙同学选用的X分别为BaCl2溶液、Ba(OH)2溶液,写出Ⅰ、Ⅱ两步中发生的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可能发生的相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的实验中,步骤Ⅲ涉及的操作和现象是 。
③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比乙的实验更合理,理由是 。
(1)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SO4,某探究不组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①Ⅰ、Ⅱ两步都有过滤操作,过滤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②甲、乙同学选用的X分别为BaCl2溶液、Ba(OH)2溶液,写出Ⅰ、Ⅱ两步中发生的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可能发生的相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的实验中,步骤Ⅲ涉及的操作和现象是 。
③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比乙的实验更合理,理由是 。
4.实验题- (共2题)
12.
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升科学素养。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

请完成下列内容:
(1)制取气体。
(2)证明二氧碳能与水反应,将制CO2的装置与Ⅲ装置连接,若B中装入饱和NaHCO3溶液,则C、D、E中还应分别装入 。
(3)探究碳的还原性,将图中的Ⅰ、Ⅲ装置连接,在Ⅰ装置的A试管中加入碳和氧化铜粉末。若反应既有CO2又有CO生成,要证明CO2生成并收集CO,B、D中都加入澄清石灰水,C中加入NaOH溶液,证明有CO2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D的作用是 ,E用于收集CO,应对E装置进行的调整是 。

请完成下列内容:
(1)制取气体。
气体 | 反应物 | 装置 | 化学方程式 |
O2 | | Ⅰ | |
CO2 | 石灰石、稀盐酸 | | |
(2)证明二氧碳能与水反应,将制CO2的装置与Ⅲ装置连接,若B中装入饱和NaHCO3溶液,则C、D、E中还应分别装入 。
(3)探究碳的还原性,将图中的Ⅰ、Ⅲ装置连接,在Ⅰ装置的A试管中加入碳和氧化铜粉末。若反应既有CO2又有CO生成,要证明CO2生成并收集CO,B、D中都加入澄清石灰水,C中加入NaOH溶液,证明有CO2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D的作用是 ,E用于收集CO,应对E装置进行的调整是 。
13.
化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对金属的性质及合金的成份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
(1)取等质量的金属,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完成如表四组实验:
①写出实验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根据表中 实验(选填序号),即可判断Mg、Cu、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探究合金的成份,某合金可能由Mg、Cu、Zn、Al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
(提出问题)合金由哪两种金属组成?
(实验探究)①取该合金m1g,在足量氧气中反应,生成固体质量为m2g,m1和m2的关系如图所示,则(m1﹣m2)g表示的意义是 。

②再向m2g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微热,固体全部溶解,得溶液M,继续进行如下实验,补充完成内容:
(分析结论)③若m1=4,m2=7.2,结合上述实验分析,合金的成份是 。
(3)根据上述实验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 。
(1)取等质量的金属,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完成如表四组实验:
药品/序号 | A | B | C | D |
金属 | 铜粉 | 锌粉 | 锌粉 | 镁粉 |
稀硫酸 | 9.8%硫酸 | 19.6%硫酸 | 9.8%硫酸 | 9.8%硫酸 |
①写出实验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根据表中 实验(选填序号),即可判断Mg、Cu、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探究合金的成份,某合金可能由Mg、Cu、Zn、Al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
(提出问题)合金由哪两种金属组成?
(实验探究)①取该合金m1g,在足量氧气中反应,生成固体质量为m2g,m1和m2的关系如图所示,则(m1﹣m2)g表示的意义是 。

②再向m2g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微热,固体全部溶解,得溶液M,继续进行如下实验,补充完成内容: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
向M中加入ag铁粉、搅拌 | | 化学方程式: M中的溶质: |
过滤,把所得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也为ag,并向此固体中加入稀硫酸 | 无明显现象 |
(分析结论)③若m1=4,m2=7.2,结合上述实验分析,合金的成份是 。
(3)根据上述实验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