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燃煤的重要途径.如钠碱循环法是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3,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①途径一: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②途径二: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1)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燃煤的重要途径.如钠碱循环法是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3,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①途径一: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A.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探究其还原产物的组成.

(1)装置及反应原理探究
①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②说明CO能还原CuO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③上述整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不考虑CO2和H2O的反应.)
(2)产物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Cu2O+H2SO4═Cu SO4+Cu+H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三:___________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数据处理]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不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
[交流与反思]只要假设合理,方法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就能得出结论.

(1)装置及反应原理探究
①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②说明CO能还原CuO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③上述整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不考虑CO2和H2O的反应.)
(2)产物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Cu2O+H2SO4═Cu SO4+Cu+H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三:___________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数据处理]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不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
实验人员 | 红色固体(g) | 剩余红色固体(g) | 实验结论 |
甲 | 7.2 | 3.2 | ___________ |
乙 | 4.08 | 2.48 | ___________ |
[交流与反思]只要假设合理,方法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就能得出结论.
3.计算题- (共1题)
3.
向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

已知:
O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 CO3
BD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3+HCl═NaCl+H2O+CO2↑
请回答:
(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_g。
(2)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3)B点横坐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4)假设C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
O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 CO3
BD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3+HCl═NaCl+H2O+CO2↑
请回答:
(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_g。
(2)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3)B点横坐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4)假设C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 (共17题)
5.
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 复分解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A. 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 复分解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
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提取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化学式C15H1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蒿素属于有机物 |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 |
C.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 |
D.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 |
7.
图A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B.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镁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镁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
D. 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镁元素位于第2周期

A. 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B.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镁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镁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
D. 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镁元素位于第2周期
9.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
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
11.
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银均属于金属单质,它们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B.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 硫酸铵、氯化铵均属于铵盐,它们都不能跟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 一氧化碳、三氧化硫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它们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 铝、银均属于金属单质,它们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B.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 硫酸铵、氯化铵均属于铵盐,它们都不能跟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 一氧化碳、三氧化硫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它们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2.
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伸入滴有z的水中,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杯中的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x、y、z可能是( )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 | |
A | O2 | H2SO4 | 紫色石蕊试液 |
B | CO2 | H2O | 无色酚酞试液 |
C | CO | Ca(OH)2 | 紫色石蕊试液 |
D | CO2 | NaOH | 无色酚酞试液 |

A. A B. B C. C D. D
13.
如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A.
一定量的Mg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
B.
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稀硫酸反应,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加入氧化钙质量的关系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A.

B.

C.

D.

14.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丙>乙>甲
B. 含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析出乙,说明在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最小
C. 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甲=乙
D. 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A.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丙>乙>甲
B. 含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析出乙,说明在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最小
C. 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甲=乙
D. 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5.多选题- (共1题)
6.填空题- (共4题)
22.
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机械能 b、热能 c、化学能
(2)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2是回收废铅蓄电池的一种工艺流程:
①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___________材料.
②废硫酸可以与氟磷灰石[Ca5(PO4)3F]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F+7H2SO4═3CaSO4+3Ca(H2PO4)2+2HF,反应产物中可用作化肥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③如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
日常所用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300﹣320℃ B.230﹣250℃ C.60﹣80℃ D.20﹣40℃
④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拟选用如表物质中和后再排放:
已知:2NH3+H2SO4═(NH4)SO4,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等质量、等浓度的废硫酸,则应选择___________(填序号).
a、CaCO3 b、Ca(OH)2 c、NH3 d、NaOH

(1)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机械能 b、热能 c、化学能
(2)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2是回收废铅蓄电池的一种工艺流程:
①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___________材料.
②废硫酸可以与氟磷灰石[Ca5(PO4)3F]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F+7H2SO4═3CaSO4+3Ca(H2PO4)2+2HF,反应产物中可用作化肥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③如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
金属 | 锡 | 铅 | 铋 | 镉 |
熔点∕℃ | 231.9 | 327.5 | 271.3 | 320.9 |
日常所用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300﹣320℃ B.230﹣250℃ C.60﹣80℃ D.20﹣40℃
④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拟选用如表物质中和后再排放:
物质 | CaCO3 | Ca(OH)2 | NH3 | NaOH |
市场参考价(元/kg ) | 1.8 | 2.0 | 6.5 | 11.5 |
已知:2NH3+H2SO4═(NH4)SO4,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等质量、等浓度的废硫酸,则应选择___________(填序号).
a、CaCO3 b、Ca(OH)2 c、NH3 d、NaOH
23.
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1)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_.
(2)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如表实验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4)小明将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②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1)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_.
(2)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序号 |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1 |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 | 镁粉产生气体快 |
2 |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5%盐酸反应 | 铁粉产生气体快 |
3 |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5%盐酸反应 | 15%盐酸产生气体快 |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4)小明将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②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如表为某食品包装袋的部分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饼干的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②碳酸氢钠的俗称 ;在医疗上,它是治疗 症的一种药剂.
③考虑到营养均衡,把榨好的蔬菜法放在面粉中和面,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和 .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X的化学式为 .
(1)如表为某食品包装袋的部分说明:
商品名称 | xx饼干 |
配料 | 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鸡蛋、食盐、食品添加剂(碳酸氯铵、碳酸氯钠、柠檬酸等) |
规格 | 180g |
保持期 | 10个月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饼干的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②碳酸氢钠的俗称 ;在医疗上,它是治疗 症的一种药剂.
③考虑到营养均衡,把榨好的蔬菜法放在面粉中和面,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和 .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X的化学式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7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