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长期饮用硬水易引起结石病,将硬水煮沸可以得到软水和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若取100g水垢制取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1)往溶液A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沉淀K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在水垢中加入盐酸至水垢完全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操作2中加热蒸发,要除去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在蒸发过程中,当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5)实验结束后若计算出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需要称量沉淀K还是CaCl2晶体的质量?_______(填“沉淀K”或“CaCl2晶体”)

(1)往溶液A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沉淀K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在水垢中加入盐酸至水垢完全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操作2中加热蒸发,要除去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在蒸发过程中,当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5)实验结束后若计算出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需要称量沉淀K还是CaCl2晶体的质量?_______(填“沉淀K”或“CaCl2晶体”)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 试液,无气泡产生,该溶液不可能
是 _________(填写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 试液,无气泡产生,该溶液不可能
是 _________(填写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3.单选题- (共16题)
5.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nH2O.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燃冰”不是冰,是化合物 |
B.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 |
C.“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
D.“可燃冰”是混合物 |
8.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 |
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11:40 |
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索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 |
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 |
10.
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可作燃料,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
B.石墨可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 |
C.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是利用氧化钙溶于水中放热 |
D.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氢氧化钙能中和酸性 |
11.
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客观事实 | 微观解释 |
A |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 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
B |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 | 水分子间有间隙 |
C | 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 | 水分子受热变成氧分子和氢分子 |
D | 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 | 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 |
A.A | B.B | C.C | D.D |
12.
为了预防H7N9禽流感,养殖户定期会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鸡、鸭舍进行消毒。若实验室配制15%的过氧乙酸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克,需要过氧乙酸15克 |
B.配制时把过氧乙酸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 |
C.量筒量取水时,如果视线俯视,则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
13.
某复合肥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肥效角度看,这种肥料共有两种营养元素 |
B.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
C.从图示可知,这种复合肥料是可溶于水的 |
D.从图示可知,这种复合肥料受热不易变质 |
14.
化学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理想的燃料是煤 |
B.为了预防贫血,多吃鱼、蛋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钙元素 |
C.蔬菜、水果等食物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食物 |
D.用甲醛溶液处理海鲜,延长食物保质期 |
15.
据报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于2016年6月下旬在海南文昌发射,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氧是助燃剂 | B.煤油是燃料 |
C.液氧是混合物 | D.煤油是有机物 |
18.
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NaOH、Ca(OH)2两种无色溶液 | 溶液中通入CO2 |
B | 鉴别NaCl、CuSO4、KCl 三种白色物质 | 加水溶解 |
C | 除去CO2中的CO | 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固体 |
D | 除去生石灰中CaCO3 | 向固体中加稀盐酸 |
A.A | B.B | C.C | D.D |
4.填空题- (共5题)
19.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且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3)下列物质中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且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
A.KOH | B.BaCl2 | C.Mg(OH)2 | D.Fe |
20.
钛(Ti)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现有5种含钛元素的物质:Ti、TiO2、Ti2O3、TiClx、K2TiO3。回答下列问题:
(1)Ti2O3读作_____________。
(2)TiClx中Ti的化合价是+4,那么x的值是_________。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TiClx属于_______。(填选项)
(4)已知Ti2(SO4)3溶于水溶液呈紫色。Ti2O3(紫黑色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可溶于硫酸,生成Ti2(SO4)3 。可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Ti2O3读作_____________。
(2)TiClx中Ti的化合价是+4,那么x的值是_________。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TiClx属于_______。(填选项)
A.化合物 | B.氧化物 | C.碱 | D.盐 |
21.
氯化铵与硝酸钾是两种常见的化肥。氯化铵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1)从表可知,50 ℃时,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氯化铵______克。
(2)烧杯A是60 ℃时,含有100 g水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到C烧杯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填“A”或“B”);50 ℃时,50 g水中加入45 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01);若要在含有少量氯化铵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实验,除了验证氯化铵溶于水外,还有探究______________的目的,实验探究结论是_________。
温度(℃) | 10 | 30 | 50 | 60 | |
溶解度(g/100 g H2O) | 氯化铵 | 33.3 | 41.4 | 50.4 | 55.2 |
硝酸钾 | 20.9 | 45.8 | 85.5 | 110.0 |
(1)从表可知,50 ℃时,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氯化铵______克。
(2)烧杯A是60 ℃时,含有100 g水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到C烧杯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填“A”或“B”);50 ℃时,50 g水中加入45 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01);若要在含有少量氯化铵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实验,除了验证氯化铵溶于水外,还有探究______________的目的,实验探究结论是_________。

22.
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①称量②过滤③计算④蒸发结晶⑤溶解。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涉及到的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水的体积是______mL(水的密度是1 g/cm3)。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量筒和___________;实验室有10 mL、50mL、100mL三种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_______mL的量筒。
(3)乙同学用含杂质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氯化钠溶液,配制前应进行提纯,那么,提纯食盐涉及到的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甲同学用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涉及到的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水的体积是______mL(水的密度是1 g/cm3)。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量筒和___________;实验室有10 mL、50mL、100mL三种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_______mL的量筒。
(3)乙同学用含杂质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氯化钠溶液,配制前应进行提纯,那么,提纯食盐涉及到的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3.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操作是按照以上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实验前烧杯中溶液的pH值________7(填 >、< 或 =)。
(2)图中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操作是按照以上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实验前烧杯中溶液的pH值________7(填 >、< 或 =)。
(2)图中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