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2.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

(1)在制气管中加入石灰石,推压加液器活塞加入适量稀盐酸,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2)当制气管中的反应停止后,试管中溶液倒吸进制气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请解释产生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

(1)在制气管中加入石灰石,推压加液器活塞加入适量稀盐酸,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2)当制气管中的反应停止后,试管中溶液倒吸进制气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请解释产生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
3.
请解释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原因
(1)CO还原氧化铁时,要先通入气体排尽装置内空气,后加热氧化铁粉末______。
(2)加热固体并用排水法收集O₂,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______。
(1)CO还原氧化铁时,要先通入气体排尽装置内空气,后加热氧化铁粉末______。
(2)加热固体并用排水法收集O₂,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4.
钠元素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已知:过氧化钠(固体,化学式为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上述反应涉及的三种含钠化合物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 (填 “开头”、“中间”、“靠近尾部”或“结尾”)处。
(2)甲、乙、丙分别为上述三种含钠化合物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①的发生需要二氧化碳,且丙中氧的质量分数为40%。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为 ;反应③为 。

(3)以下是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

①若CO2未被Na2O2完全吸收,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为 。
②取上述实验后装置A中固体,加入足量水,有气泡产生,并得到无色溶液。同学们分析后得出溶液中成分。如何检验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与现象)
(4)若将21.2g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产生CO2气体4.4g。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 (填 “开头”、“中间”、“靠近尾部”或“结尾”)处。
(2)甲、乙、丙分别为上述三种含钠化合物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①的发生需要二氧化碳,且丙中氧的质量分数为40%。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为 ;反应③为 。

(3)以下是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

①若CO2未被Na2O2完全吸收,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为 。
②取上述实验后装置A中固体,加入足量水,有气泡产生,并得到无色溶液。同学们分析后得出溶液中成分。如何检验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与现象)
(4)若将21.2g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产生CO2气体4.4g。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3.单选题- (共11题)
5.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H2SO3-H2O+SO2 ↑ | B.SO3+2NaOH=Na2SO4+H2O |
C.2K+2H2O=2KOH+H2↑ | D.4Fe(OH)2+O2+2H2O=4Fe(OH)3 |
6.
现有25g的KOH和K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K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39∶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20.6g,则烧杯中硫酸钾的质量为
A.4.8g | B.9.6g | C.17.4g | D.34.8g |
8.
2017年4月,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任务。偏二甲肼(C2H8N2)可用作推动火箭发射的燃料,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 B.偏二甲肼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比l |
C.偏二甲肼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D.偏二甲肼分子由C2H8分子和N2分子构成 |
10.
河长制的全面推行将大大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 B.通过活性炭吸附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 D.湿衣服晾干是由于水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13.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B.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
C.等质量的碳酸镁和碳酸氢钠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
4.填空题- (共7题)
18.
为探究实验室废液的综合利用,省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实验。

(1)X为______;加入Y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溶液乙中溶质的质量______(填“>”、“<”或“=”)废液样品中的硫酸亚铁。

(1)X为______;加入Y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溶液乙中溶质的质量______(填“>”、“<”或“=”)废液样品中的硫酸亚铁。
19.
利用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信息。

(1)分别将40℃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乙。
(2) 40℃时,将1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要加水______g。

(1)分别将40℃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乙。
(2) 40℃时,将1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要加水______g。
21.
为除去粗盐中的CaCl2、 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依次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蒸发结晶。
(1)加入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2)操作③得到固体的成分有哪些?(写出化学式)
(3)简述操作④中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操作。
(1)加入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2)操作③得到固体的成分有哪些?(写出化学式)
(3)简述操作④中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操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