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1.9g固体物质。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21.9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如下实验:小雯探究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小棋探究H2SO4、NaOH、CuSO4、BaCl2四种溶液之间的反应。
实验完毕,小雯和小棋将试管中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过滤后得到了沉淀A和无色滤液M,并接着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小棋分析后认为:步骤④中加入锌粒没有必要:滤液M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成分。如果将步骤④ 中的锌粒换成另一种试剂,可确定该成分是否存在。请写出小棋用所选试剂鉴定可能存在成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完毕,小雯和小棋将试管中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过滤后得到了沉淀A和无色滤液M,并接着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向所得沉淀A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 出现白色沉淀B 和蓝色溶液,没有气泡产生 | 自色沉淀B是________ |
② 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 溶液不变色 | 则滤液M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③ 取步骤② 中溶液,加入适量Na2SO4溶液,充分反应: | 无明显现象 | |
④ 另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 | ______________ |
小棋分析后认为:步骤④中加入锌粒没有必要:滤液M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成分。如果将步骤④ 中的锌粒换成另一种试剂,可确定该成分是否存在。请写出小棋用所选试剂鉴定可能存在成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8题)
4.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
B.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 |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6.
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锑、铕、锌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对图示中元素的信息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原子序数是“30” B. 元素符号是“Zn”
C. 元素名称是“锌” D. 电子数是“65.41”

A. 原子序数是“30” B. 元素符号是“Zn”
C. 元素名称是“锌” D. 电子数是“65.41”
8.
借助括号内的试剂,不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固体:铁粉氧化铜木炭粉(稀硫酸) | B.固体:NaCl NaOH NH4NO3(水) |
C.溶液:NaOH Ca(OH)2盐酸 (CO2气体) | D.溶液:KNO3MgCl2盐酸 (AgNO3溶液) |
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
10.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 B.研究、开发、利用氧能源 |
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汉江 | 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 |
4.填空题- (共4题)
11.
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⑴物质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⑶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⑴物质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⑶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12.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贺电,中国人民又一次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像冰一样,遇火即可燃烧。
(1)开采海域“可燃冰”,要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__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
(2)燃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可燃冰”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_。
(3)开采海域“可燃冰”的钻井平台“蓝鲸一号”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不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________ (填序号)
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剧漆 b.制成耐腐蚀的合金 c.打磨掉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4)天然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甲烷(CH4)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其中一种是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开采海域“可燃冰”,要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__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
(2)燃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可燃冰”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_。
(3)开采海域“可燃冰”的钻井平台“蓝鲸一号”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不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________ (填序号)
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剧漆 b.制成耐腐蚀的合金 c.打磨掉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4)天然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甲烷(CH4)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其中一种是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上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乙中的气体是______。
(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上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乙中的气体是______。
(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