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苏马荡教育集团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一)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17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8

1.简答题(共1题)

1.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点对应的是物质A在t2℃的__________(“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加热C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除去A中少量的B,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t1℃时,将A、B、C各8 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A) 、w(B) 、w(C),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 他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小明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后, 将家里制作馒头用的白色粉末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 加适量水, 测得溶液的 pH >7, 说明溶液呈碱性。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
(2)碳酸氢钠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碳酸钠很稳定。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 碳酸钠
猜想Ⅱ: 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甲乙兴趣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组方案: 如图 1, 取适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 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 加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Ⅱ正确。写出装置 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乙组方案: 用如图 2 所示装置作为反应容器, 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以判断白色粉末的成分。分别向盛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白色粉末的锥形瓶中, 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 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 CO2 体积 /ml
名称
质量 /g

碳酸钠
a
V1

碳酸氢钠
a
V2

白色粉末
m
V3
 
表中 m =_____g;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 猜想Ⅱ正确,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反思应用)
(1)甲组方案中, 无法判断白色粉末是否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乙组方案可以判断, 如果是两者的混合物, 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2)家中制作馒头、面包时, 将面粉发酵 ( 产生有机酸) , 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 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______。

3.单选题(共8题)

3.
小华同学为母亲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编制花环 B. 榨取果汁
C. 点燃蜡烛 D. 切分蛋糕
4.
“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 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C. 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 D. 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5.
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其水溶液呈酸性。它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中,并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下列有关草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gB.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
C.草酸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D.向草酸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呈红色
6.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氮气常用作保护气,能用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氮气
D.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一定是遇到了二氧化碳
7.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8.
化学知识涉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衣
1.鉴别羊毛制品和化纤制品可采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
2.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清洗是利用其乳化作用
B.食
1.蔬菜含维生素,种植时使用尿素[CO(NH2)2]属于有机氮肥
2.生火煮饭离不开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C.住
1.修建房屋使用的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能闻到新装修房屋里的异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行
1.汽车、自行车等车辆的金属表面喷漆主要目的是为了美观
2.活性炭包可用于吸附车内的异味
 
A. A    B. B    C. C    D. D
9.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鉴别硬水和软水
鉴别硫酸铵和磷矿粉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水蒸气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镁
方案l
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
通过浓硫酸
静置,然后过滤
方案2
加肥皂水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A.AB.BC.CD.D
10.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氢氧化钠B.测溶液pH
C.过滤D.稀释浓硫酸

4.填空题(共2题)

11.
下表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至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________元素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的阴离子符号:_________。
(4)写出含有铝元素的常见氧化物、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
物质的类别
氧化物

硝酸盐
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12.
以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均能与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水B.盐酸C.二氧化碳
(2)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检验上述产品中的烧碱溶液里是否含有纯碱,可用的试剂为________(填一种试剂的化学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