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氢氧化钙(Ca(OH)2)混合使用。请通过计算回答:
(1)NH4NO3中共含有_____(写数字)种元素;
(2)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及答案)
(3)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及答案)
(1)NH4NO3中共含有_____(写数字)种元素;
(2)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及答案)
(3)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及答案)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食品脱氧剂(以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张山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表是张山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有关数据:

(1)脱氧剂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粉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固体,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量筒中的液面不断下降,水被吸入广口瓶中,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分析表中数据得知,至少经过_____分钟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进行推算,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结果精确到0.1%)。
(5)小虎同学的实验用时45分钟,结果发现广口瓶中收集到的水约为张山同学的1/3,请你帮小虎同学找出造成实验失误的可能原因之一:_____。

实验所需的时间/min | 0 | 5 | 10 | 30 | 35 | 45 |
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 | 50 | 35 | 27.5 | 19.7 | 19.7 | 19.7 |
(1)脱氧剂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粉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固体,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量筒中的液面不断下降,水被吸入广口瓶中,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分析表中数据得知,至少经过_____分钟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进行推算,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结果精确到0.1%)。
(5)小虎同学的实验用时45分钟,结果发现广口瓶中收集到的水约为张山同学的1/3,请你帮小虎同学找出造成实验失误的可能原因之一:_____。
3.单选题- (共5题)
4.
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锌原子核外有 30 个电子 B. 锌是金属元素
C.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5.38 g D. 缺锌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A. 锌原子核外有 30 个电子 B. 锌是金属元素
C.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5.38 g D. 缺锌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4.填空题- (共2题)
8.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自今年8月份同安持续高温少雨,城乡供水量屡破历史纪录。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填化学式)。
(2)下列生活中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填编号)。
A 湖水 B 雨水 C 蒸馏水 D 地下水
(3)含氮的物质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_____(填编号)。
A元素 B 原子 C 离子 D 分子
(4)保护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序号)。
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使用含磷洗衣粉 D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5)生活中可以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能够_____水中的杂质。
(6)从水的变化看: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微观区别是: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改变的是_____;而水电解是化学变化,改变的是_____。
(7)爱惜水资源,应从我做起。请举出一个节约用水的事例:_____。
(8)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B 水的蒸发 C 水的电解 D 水的净化
(9)水通电分解生成最理想的能源——氢气,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填化学式)。
(2)下列生活中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填编号)。
A 湖水 B 雨水 C 蒸馏水 D 地下水
(3)含氮的物质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_____(填编号)。
A元素 B 原子 C 离子 D 分子
(4)保护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序号)。
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使用含磷洗衣粉 D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5)生活中可以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能够_____水中的杂质。
(6)从水的变化看: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微观区别是: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改变的是_____;而水电解是化学变化,改变的是_____。
(7)爱惜水资源,应从我做起。请举出一个节约用水的事例:_____。
(8)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B 水的蒸发 C 水的电解 D 水的净化
(9)水通电分解生成最理想的能源——氢气,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
9.
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a=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_____。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如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填序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1)金属铁是由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a=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_____。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如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填序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5.实验题- (共1题)
10.
为探究微粒的性质及影响因素,晓辉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一:如图甲,烧杯B中加入20mL 蒸馏水,并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往小试管中加入 5mL 浓氨水并置于烧杯 A 中;再用一个大烧杯将 A、B 罩在一起。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 B 中溶液的颜色逐渐由无色变成_____色。
(2)该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_____的性质。
实验二:先往图乙装置烧杯 A 中装入30℃蒸馏水20mL,往图丙装置烧杯 A 中装入70℃蒸馏水 20mL,再进行实验(乙、丙装置其余操作同实验一)。实验时发现乙装置烧杯 B 中溶液颜色完全变化的时间比丙装置的时间长。
(3)该实验研究_____对微粒运动快慢的影响。
(4)根据实验二的现象,晓辉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实验三:如图所示,晓辉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 100mL 水,并向水中放入一块蔗糖,然后在容器外壁沿液面划一条水平线。

(5)晓辉用玻璃棒搅拌,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则现在的液面比原来划的水平线_____(填“上升”或“降低”)了。请你解释这一现象其中的原因:_____。

实验一:如图甲,烧杯B中加入20mL 蒸馏水,并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往小试管中加入 5mL 浓氨水并置于烧杯 A 中;再用一个大烧杯将 A、B 罩在一起。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 B 中溶液的颜色逐渐由无色变成_____色。
(2)该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_____的性质。
实验二:先往图乙装置烧杯 A 中装入30℃蒸馏水20mL,往图丙装置烧杯 A 中装入70℃蒸馏水 20mL,再进行实验(乙、丙装置其余操作同实验一)。实验时发现乙装置烧杯 B 中溶液颜色完全变化的时间比丙装置的时间长。
(3)该实验研究_____对微粒运动快慢的影响。
(4)根据实验二的现象,晓辉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实验三:如图所示,晓辉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 100mL 水,并向水中放入一块蔗糖,然后在容器外壁沿液面划一条水平线。

(5)晓辉用玻璃棒搅拌,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则现在的液面比原来划的水平线_____(填“上升”或“降低”)了。请你解释这一现象其中的原因: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