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有A、B、C、D四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A是一种单质,B、C、D是化合物,C为常见的固体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D的化学式:A_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写出③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A、D的化学式:A_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写出③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2.
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 B.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
C.该反应中Co3O4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 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
5.
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H2O.下列分析正确的( )
A. 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 B. X中只含C、H元素
C. 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D. X中C、H元素质量比为4:1
A. 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 B. X中只含C、H元素
C. 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D. X中C、H元素质量比为4:1
6.
某物质6.0g完全燃烧后生成8.8gCO2和3.6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号“O”可以代表一个氧分子 |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巨大差异,原因是其中碳原子结构不同 |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
D.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粒子大小发生变化 |
9.
“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
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
3.选择题- (共2题)
4.填空题- (共2题)
13.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新买的轿车内放入几包活性炭可减少异味,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
(2)生活中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其中的“钙”应理解为__________ (填“元素”或“单质”)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可由反应2NaOH+X=NaClO+NaCl+H2O 制得,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在新买的轿车内放入几包活性炭可减少异味,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
(2)生活中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其中的“钙”应理解为__________ (填“元素”或“单质”)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可由反应2NaOH+X=NaClO+NaCl+H2O 制得,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实验题- (共1题)
15.
通过半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了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下图是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所采用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选取上述_______(填字母)作为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 收集氨气只能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所采用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选取上述_______(填字母)作为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 收集氨气只能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