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11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7

1.单选题(共19题)

1.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属导电B.煤气燃烧C.干冰升华D.酒精挥发
2.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2C+O22COB.CH4+2O2CO2+2H2O
C.H2CO3H2O+CO2D.CuSO4+2NaOH=Na2SO4+Cu(OH)2
3.
工业生产合成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H2OCO+3H2,其中X为(   )
A.CH4B.H2CO3C.CO2D.CH4O
4.
属于氧化物的是(   )
A.Na2CO3B.O2C.Al2O3D.KOH
5.
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B.白醋C.芝麻油D.牛奶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最多只可能含有一种原子团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瓶中不含氧气
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氧元素的存在形态没有改变
D.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两种方法是增加可燃物的量和提供充足的氧气
7.
银的元素符号是(   )
A.AgB.HgC.AlD.Mg
8.
ClO2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1C.+2D.+4
9.
有关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氧气: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B.氦气:保护气
C.冰:人工降雨D.金刚石:电极
10.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11.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CO和CO2B.石墨和C60C.氧气和液氧D.水和双氧水
12.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
B.反应中,装置I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C.冷却后,若装置I中有黑色固体,说明碳有剩余
D.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13.
水的净化过程中,常用来除去异味的是(   )
A.活性炭B.明矾C.氯气D.氯化铁
14.
放入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B.粉笔灰C.泥沙D.食盐
15.
如下图所示,向等质量的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均全部溶解,得到20℃的溶液。对甲、乙烧杯中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B.溶剂质量一定相等
C.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D.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16.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A.葡萄:3.5~4.5B.苹果:2.9~3.3
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
17.
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
A.溶解B.过滤C.蒸发结晶D.降温结晶
18.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木炭:红光B.硫:淡蓝色火焰C.铁丝:火星四射D.氢气:白光
19.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加热液体
C 取用块状固体
D 点燃酒精灯
 
A.AB.BC.CD.D

2.选择题(共2题)

20.

如图所示,在A处或B处的虚框内添加一个滑轮,利用三个滑轮组成滑轮组,要求使用时最省力.添加滑轮并完成滑轮组绕法.

21.

如图所示,在A处或B处的虚框内添加一个滑轮,利用三个滑轮组成滑轮组,要求使用时最省力.添加滑轮并完成滑轮组绕法.

3.填空题(共5题)

22.
化学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电解水
验证水的元素组成
煅烧石灰石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①实验甲中,a管中的气体是_________,b中电极与电源的________极相连,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乙中,观察到集气瓶内壁有__________产生,可以得出结论:水由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
③实验丙中,反应后固体质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反应后的固体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观察到酚酞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丁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红磷燃烧的过程中整套装置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同学得到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3.
如图一所示,某小组同学进行一氧化碳的制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检验产物的实验。

①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是甲酸(HCOOH,液体)与浓硫酸(液体)共热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OOH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选填“A”、“B”或“D”)。
③装置B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束时,先熄灭B处酒精灯并继续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目的是___________。
⑤判断能否用图二所示装置代替装置A完成上述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24.
某小组用下列药品和仪器,准备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药品:氯酸钾、块状石灰石、二氧化锰、稀硫酸、5%的过氧化氢溶液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
②图j是启普发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可作为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 可以打开或关闭活塞K,控制反应速率
C 若加入液体过多,关闭活塞K,会导致固液无法分离
D 若实验中关闭活塞K,N内液面不下降,可能需要补充反应物
③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为使反应较平稳的进行,需要的仪器是__(选填仪器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除上述仪器外还缺少的仪器是__。
④计算多少摩尔氯酸钾分解可生成0.96g氧气?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⑤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能否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若能,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原因。___
⑥用wg氯酸钾和y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残余固体的质量为zg,产生氧气的质量为mg。为判断氯酸钾是否已全部分解,下列方法正确的是___
A 观察反应后固体颜色 B 再加热,是否还有氧气产生
C 计算w+y﹣z是否等于m    D 计算是否等于
25.
阿司匹林(C9H8O4)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C9H8O4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0.5mol C9H8O4中约含有_____________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6.
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g/100g水。
②某温度时,6.4g硝酸钾放入1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该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水。
③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只改变一个量),得到三个恰好饱和的溶液A1、A2、A3,且溶液质量依次减小。

I. 请定量说明“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
II. 请在溶解度曲线图中标出表示溶液A2的点,并标注“A2”_____________;
III. 溶液A1、A2、A3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