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10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6

1.综合题(共1题)

1.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收集较纯的氧气,应选用________装置。用H装置进行硫燃烧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装置C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端进气。(填“b”或“c”)
(4)将一定量的大理石放入启普发生器,向其中加入10%的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控制反应时的液面位于___________处(选填“a”或“b”),加入稀盐酸的量与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求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物质的量?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计算题(共1题)

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电解水、氢气燃烧、氢气还原氧化铜三组实验装置分别测定水的组成,其中图二、图三中反应所需的氢气来自实验室制氢气装置。(资料:实验室用锌粒和20%的硫酸溶液反应制取氢气,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1)按左上图一实验,写出电解水反应方程式_______,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按右上图二实验,图二U型管中氧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 在d处点燃氢气,证明水的组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下图三实验,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若实验测得B装置实验前后减少了3.2克,C增加了4.0克,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4,大于实际结果1:8,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若B中仍有黑色固体,则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 偏大,偏小,无影响),图三实验装置中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20题)

3.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蜡炬成灰B.木已成舟C.铁杵成针D.滴水成冰
4.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理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
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C
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A.AB.BC.CD.D
5.
X是一种常用能源,X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X + 3O22CO2 + 3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6B.C2H6OC.C2H4OD.C2H4O2
6.
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冰水C.自来水D.汽水
7.
汞俗称水银,有剧毒易挥发,汞的元素符号是
A.AgB.MgC.HeD.Hg
8.
高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
9.
下列物质中氧元素只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10.
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氦气He2B.氧化铁FeOC.胆矾CuSO4D.碳酸钠Na2CO3
11.
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3C.+5D.+7
12.
有关“物质的量”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1molS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gD.等质量的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
13.
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Cu(C):在氧气流中加热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CO2(CO):点燃D.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洗涤
14.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水蒸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
15.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4Fe+3O2 2Fe2O3B.CuO+C Cu+CO
C.4P+5O22P2O5D.2H2O22H2↑+ O2
16.
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红磷和白磷B.干冰和冰C.氧气和臭氧D.金刚石和石墨
17.
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2、CO和H2O,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A.甲乙丁丙戊B.甲乙丙丁丙戊C.甲丙乙丁戊D.甲丙乙丁丙戊
18.
实验室最适宜用来制取CO的反应是
A.HCOOHCO↑+ H2OB.H2C2O4CO↑+CO2↑+H2O
C.2C+O22COD.CO2+C2CO
19.
生活中常见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酒精B.果粒橙C.白醋D.牛奶
20.
如图为甲、乙(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的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D.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21.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进入溶洞,火把照明B.油锅着火,盖锅盖灭火
C.电器着火,用水浇灭D.架空柴火,火烧的更旺
2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液B.读数
C.加热 D.蒸发

4.填空题(共3题)

23.
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①减少污染物排放——空气清新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低碳生活可以减缓_______引起的温室效应。
②自来水来之不易——节约用水
自来水生产流程:
通常加入___________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氯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③清洁高效能源——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 0.5mol甲烷约含有_______个氢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24.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微观变化过程的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

(1)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反应基本类型)。
(2)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保持生成物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
(3)某气体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下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
g/100g水

13.3
31.6
63.9
110

35.7
36.0
36.6
37.3

0.18
0.16
0.14
0.12
 
(1)0℃时,甲乙丙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时S="36.0" g/100g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固体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操作是:加水溶解 →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烘干。
(5)将60℃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均为0℃时的饱和溶液   b.析出晶体质量:甲>乙>丙    c.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