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10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4

1.简答题(共1题)

1.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I)从宏观上观察:如下图所示,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mL。

(II)从微观上分析: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III)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Ⅳ)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Ⅰ)请你在“A”、“B”两套装置中选择其中一套作为发生装置,并说明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
(Ⅱ)如用D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Ⅲ)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结束后,要回收混合物中的MnO2,实验操作是_______。
(Ⅳ)探究溶质质量分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分别取10mL 5%、15%、30%的过氧
化氢溶液三份,测定收集到1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
15%
30%
所用时间(秒)
205
25
3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Ⅴ)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F铁丝燃烧的实验,为使铁丝在氧气中持续剧烈燃烧,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_________,缓慢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持续剧烈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
③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Ⅰ)制取二氧化碳时,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则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写序号)。
(Ⅱ)反应结束后,生成了0.2mol二氧化碳,求稀盐酸中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Ⅲ)如图G向装满CO2 的软塑料瓶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再在软塑料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活性炭常用于净水,主要利用其___________性。
② 用来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③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______而减小。
④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⑤ 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水的体积为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0g/cm3);溶解时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⑥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I)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物质。
(Ⅱ)若将t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Ⅲ)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IV)t1℃时,若将25g乙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9.2g乙固体未溶解,则t1℃时乙的溶解度为______。
(V)t2℃接近饱和的甲溶液逐渐冷却至t1℃,下图中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
①(实验猜想)猜想1:只有CO2
猜想2:只有_____(填化学式);
猜想3:含有CO和CO2
若猜想1成立,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实验探究)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探究。
(提示:NaOH溶液能吸收CO2

(Ⅰ)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产物中有CO2,A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Ⅱ)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CO。
现象1: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_____,E装置中出现浑浊的现象。
现象2:D装置中出现_____的现象。
(Ⅲ)C装置的作用是_____。
(Ⅳ)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猜想3成立。

4.单选题(共17题)

5.
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美酒飘香B.食物腐败C.切割玻璃D.水的沸腾
6.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KMnO4K2MnO4 + MnO2 + O2B.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C.2Na + Cl22NaClD.2Mg + CO22MgO + C
7.
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 N2 B. NO2
C. NH3 D. SO2
8.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aCO3CaO + CO2B.H2 + CuOCu + H2O
C.C + CO2COD.2KClO32KCl + 3O2
9.
有关氧分子、氧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g
B.16g氧原子和16g氧分子中含相同的氧原子数
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质量
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mol氧原子的质量
10.
硒有防癌、抗癌作用,这里的“硒”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1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B.硅C.铝D.钙
12.
某同学书写的试剂标签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3.
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己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
A.B.C.D.
14.
Na2SO3中“S”的化合价是
A.B.0C.D.
15.
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B.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作制冷剂
C.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D.生石灰遇水放出热量,可作食品干燥剂
16.
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属于碳单质B.都由碳原子构成
C.互为同素异形体D.碳元素都以游离态存在
17.
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味精B.淀粉C.食盐D.蔗糖
18.
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
19.
下列四种做法对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B.用氢气作燃料C.汽车排放尾气D.用煤作燃料
20.
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合理的是
A.任何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B.物质燃烧一定要点燃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
21.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溶解NaCl
C.点燃镁条D.加入铜片

5.填空题(共1题)

22.
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________,作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是____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② 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I)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II)2mol甲烷(CH4)中约含______________个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Ⅲ)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上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物中含碳元素的物质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