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06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8

1.简答题(共1题)

1.
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围观模拟图,请回答问题:

(1)在C图中补充相关粒子,以使其正确。______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用A、B、C填写)。
(3)该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画粒子图)。
(4)写出符合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9.1g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生成气体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_。
(3)当滴加稀盐酸至图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4)当滴加稀盐酸至图A点时,得到不饱和溶液,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5)若用质量分数36.5%的浓硫酸配制146g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和水的质量最简比为_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3.
现有A、B、C、D、E五种物质,A可以用于洗涤剂生产,E可以做建筑材料,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E,C、D为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表示一种物质经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物质,“-”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有些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些反应关系已省略)请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D__________。
(2)其中两种物质反应可以制取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溶液转化为C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将图中的转化关系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正在探究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请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反应后B烧杯中含有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uSO4   猜想二:(1)__________(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甲同学实验:取样,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振荡,观察到了(2)_________的现象,从而证明猜想二正确。写出有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观察到C中溶液为无色。为确定C中溶质成分,乙同学实验:取C溶液少量,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认为C中溶质一定是硫酸钠,请你评价乙同学的结论(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与反思】只要向C中滴加(5)_______溶液,即可确定C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拓展与提高】若要证明一个化学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首先要做出合理猜想,然后比较几种猜想的不同,确定需要证明的(6)_______,选择与之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的试剂进一步探究。

5.流程题(共1题)

5.
我们每天摄入的实物不仅要保证一定的数量,还要注意合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的均衡摄入。“营养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合理选择食物的指南。请回答问题:

(1)谷物、马铃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①__________,鱼、虾富含的营养素的作用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日摄入食盐一般3-5g,食盐中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属于①__________(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它们主要以②________(填营养素)的形成存在于水溶液中。
(3)为了提高蔬菜、粮食的产量,常施加氮、磷、钾等肥料。施加铵态氮肥时不能接触碱性物质,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施加的化肥是②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单选题(共14题)

6.
下列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生锈B.二氧化碳性质探究C.洗涤剂洗碗D.分子性质探究
7.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基本反应类型也正确的是( )
A.焊接铁制品时用盐酸除锈:   Fe2O3+2HCl=2FeCl2+H2O    复分解反应
B.酒精作燃料:   C2H5OH+3O2点燃CO2+3H2O 氧化反应
C.高炉炼铁发生的主要反应:   Fe2O3+3CO高温2Fe+3CO2↑    置换反应
D.闻气味鉴别碳铵:  NH4HCO3=NH3↑+CO2↑+H2O 分解反应
8.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想一定质量Na2CO3和Na2SO4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沉淀43g,在此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沉淀的质量变为46.6g,则元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A.57.3%B.42%C.64.8%D.51.4%
9.
维生素A的化学名为视黄醇,是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其化学式为C20H30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维生素A中含有碳、氢、氧三中原子
C.维生素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51个原子
10.
下列应用正确的是( )
A.用氮气灭火B.盐酸用于汽车铅蓄电池
C.明矾用于自来水厂净水D.聚乙烯用作电线外皮
11.
下列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少量)
除杂方法
A
KCl
MnO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CuO
C
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
C
CaO
石灰石
高温煅烧
D
氧气
水蒸气
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A.AB.BC.CD.D
12.
下表中各组物质的区分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1
方法2
A
木炭粉和四氧化三铁
观察颜色
通入一氧化碳加热至高温
B
涤纶和羊毛
点燃,闻气味
点燃,观察燃烧产物
C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
煮沸
D
空气和二氧化碳
带火星的木条
紫色石蕊试液
 
A.AB.BC.CD.D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B.铁钉与稀盐酸反应,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C.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产生红褐色沉淀
D.甲烷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热
14.
如图abc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t1℃时,50g水中溶解20gA就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C. t1℃时,等质量的A、B、C三中物质饱和溶液中,A溶液中含溶剂量最少
D. 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到t1℃时,析出的溶质质量A大于B
15.
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立即打开窗户呼救
B.家里的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油烟机
C.酸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涂碱溶液中和
D.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16.
以人为本,关注健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人体缺少氟元素会引起龋齿和氟斑牙②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以上,是重要供能物质③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因此钙元素摄入越多越好④碘、铁、氮、锌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⑤豆类、瘦肉是补锌、补铁的好食品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7.
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已有五个车站建好相同,预计今年年底可通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铁钢轨所用材料为不锈钢,其具有韧性好、硬度大的性质
B.地铁车体材料为铝合金,具有重量轻、外表美观等优点
C.地铁的开通有效的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同时减少向空气中排放有害气体
D.地铁列车动力是电能,运行时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8.
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为了节约化石能源,要大力开发太阳能、核能、水能等新能源
C.回收废旧金属既节约金属资源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会得到煤焦油、煤油、煤气等产品
19.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用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称量氯化钠固体    D. 加热固体

7.填空题(共2题)

20.
据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4日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请回答问题:

(1)“蛟龙”号最关键的部分-供人活动的耐压球壳,在下潜到7000米深度时,要承受每平方米7000吨的压力,它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合金具有的优良性能是____________。
A.硬度大、密度大 B.熔点高、抗腐蚀性好 C.密度小、机械性能好
(2)“蛟龙号”每下潜10米承受的压力就增加一个大气压,但是潜器生命舱内基本是恒温、恒压的,而且采用水通电的方法提供氧气,同时将氢气储存起来。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但还没有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蛟龙”号搭载的电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电量超过110千瓦,是目前国际潜水器上最大容量的电池之一。该蓄电池内发生的总反应是锌与氧化银的置换反应,请写出总反应的法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银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②_____________,蓄电池供电时的能量转化为③_______________。
21.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依据所学知识,从利用物质性质的角度将下列应用分类。
①用活性炭净水   ②用水洗涤试管壁上的硫酸铜  ③用食醋除热水壶中的水垢
④食品充氮气防腐 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⑥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垢
(1)选出的一组是___________(填序号);(2)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了考虑物质的性质外。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用铜做导线而不用银,主要是考虑了①_________;用可降解塑料袋代替聚乙烯塑料袋,主要考虑了②___________。

8.实验题(共1题)

22.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盐酸、大理石、过氧化氢溶液、棉花及下列仪器,请回答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①___________,仪器③的用途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药品和仪器能够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仪器为①____________(填序号)。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汽水。当打开汽水瓶时,汽水自动喷出,这是因为: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压强②____________,气体的③_______________。
(3)若补充①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就可以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利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③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完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性质实验,需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由①_________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这是因为②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