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2)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
A.植物油 B.醋酸 C.蔗 糖 D.高锰酸钾
(3)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可用____来检验。

(5)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今2012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其中饮用水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外,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等。
①NH2Cl由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②用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 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2)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
A.植物油 B.醋酸 C.蔗 糖 D.高锰酸钾
(3)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可用____来检验。

(5)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今2012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其中饮用水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外,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等。
①NH2Cl由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②用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 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
(1)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①在______℃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②在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可析出溶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⑴中所得A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的水中,不断搅拌,则小烧杯中一定有A晶体析出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生石灰
通过__________操作可将上述(2)中析出晶体与溶液分离。

①在______℃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②在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可析出溶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⑴中所得A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的水中,不断搅拌,则小烧杯中一定有A晶体析出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生石灰
通过__________操作可将上述(2)中析出晶体与溶液分离。
2.推断题- (共1题)
3.
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的单质,F为红色固体的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推导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 D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1)推导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 D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3.计算题- (共1题)
4.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6题)
6.
将下列各组内的物质混合,如果各组中的最后一种物质均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只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 )
A.Fe、Ag、CuSO4溶液 | B.Na2CO3溶液、澄清石灰水、硝酸 |
C.BaCl2溶液、AgNO3溶液、稀硫酸 | D.MgSO4溶液、Ba(NO3)2溶液、盐酸 |
9.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是()
A.+2 | B.+3 | C.+6 | D.+7 |
10.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的惰性——用来填充灯泡 | B.金刚石的硬度大——用于防毒面具 |
C.氢气的可燃性——作火箭的燃料 | D.氢氧化钠易潮解———作某些气体干燥剂 |
11.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表达一定不正确的是 ( )
A.2Fe + 6HCl = 2FeCl3 + 3H2↑ | B.BaCl2+ CuSO4 = BaSO4↓+ CuCl2 |
C.CO2+ 2NaOH = Na2CO3 + H2O | D.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
13.
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成功的是( )
A.通过把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
B.用食盐水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
C.用食醋和小苏打制取二氧化碳 |
D.用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纯碱溶液的酸碱性 |
16.
““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福尔马林不可用于水产品保鲜 |
B.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不能用于腌制食品 |
C.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
D.可用硫磺熏制白木耳、粉丝等食品 |
19.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A.焚烧废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
B.多用煤发电少用风力发电 |
C.把还未用完的作业本烧掉 |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
5.选择题- (共6题)
24.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并找出电头。
《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 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并找出电头。
《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 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题- (共2题)
27.
(1)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①2个氮原子__________;②氦气____________;③硫酸亚铁____________;
④3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
(2)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图A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________;图B 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____;
②钠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图A 所示两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等”)
①2个氮原子__________;②氦气____________;③硫酸亚铁____________;
④3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
(2)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图A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________;图B 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____;
②钠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图A 所示两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等”)
2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石灰石、金刚石、酒精、干冰、小苏打五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填写在空白处。
①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②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是____________;
③用作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__;④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⑤司机开车前不能饮用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②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是____________;
③用作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__;④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⑤司机开车前不能饮用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