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全真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03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7

1.综合题(共1题)

1.
下图为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
 
(1)若要组装一套CO2的制取装置,除了选择B、C还要选择图中的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是____________ ;
(2)选用H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其中的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要制得4.4g CO2气体,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聪聪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除生成白色固体外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他对得到的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MgO    猜想二:Mg3N2 猜想三:_________     
【查阅资料】MgO与水反应类似于CaO与水反应;Mg3N2与水反应产生N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聪聪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定量的方法确定猜想三正确,请写出将固体投入水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结论】空气中N2和O2体积比约为_________,由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少量Mg3N2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
3.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CO2、SO2三种气体。 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I.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II.CO 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III.CO 与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
(实验探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 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 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的存在, 请完成下列空格:
(1)装置 E 的作用是_________; 装置 F 的作用是_________。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 SO2的现象是_________,含有 CO2的现象是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若将装置①和装置②互换, 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计算题(共1题)

4.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 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人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 g,烧杯内剩余固体27 g。请完成下列计算:
(1)40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___g 。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单选题(共10题)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6.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B.AlC.OD.Fe
7.
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进行解释的是
A.金和铝在空气中都不易被腐蚀
B.实验室收集CO2和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用嘴吹或用烧杯扣的方法,都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
D.在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或投入活性炭都能使溶液褪色
8.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9.
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CO(CO2)   适量O2   点燃
B.NaCl溶液(Na2CO3)   过量CaCl2溶液   过滤
C.KNO3溶液(K2SO4溶液)   适量Ba(NO3)2溶液   过滤
D.FeCl2溶液(CuCl2溶液)   足量镁粉   过滤
10.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不锈钢和金刚石都属于合金
C.尿素和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料D.石灰水和酒精都属于溶液
11.
下列事实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或铜强的是
A.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
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D.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
12.
下列操作中,玻璃棒起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的作用的是
A.AB.BC.CD.D
13.
关于物质保存方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浓盐酸应密封保存——浓盐酸易挥发
B.白磷应保存在冷水中——白磷着火点低
C.过氧化氢溶液密封避光(或盛放在棕色瓶中)保存——H2O2不稳定,易分解
D.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14.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填空题(共6题)

15.
回答下列问题:   
(1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从类别上看,钙属于_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依据钙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钙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
16.
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镁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
(2)X的值为___________
(3)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周期.
17.
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H2O和H2O2都是含氢元素的氧化物,因为____________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3)实验室中可通过Na2SO4和CaCO3在水中__________的不同加以区别。
18.
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0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X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    Z.____________
19.
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 ;
(2)当温度为__________℃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3)图中点A所对应的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_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0.
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上述图1中,甲可表示___________的溶解度曲线;
(2)6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 ;
(3)20℃时,按图2所示操作:B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