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03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5

1.综合题(共1题)

1.
以下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E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
①组装制取装置时,需选择如图中的A、G、H、L、M、N、O和_____;
②当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氧气才纯净;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73g10%的稀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充分反应,最多能产生二氧化碳_____g.

2.流程题(共1题)

2.
如图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知识脉络图,其中“”代表“生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查资料可知,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下列有关含碳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
A.金刚石 B.C60 C.石墨 D.CO2
A.CO
(2)转化④在实验中常见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换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图中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的物质有3种   
B.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结构不同
D.单质碳、一氧化碳都有可燃性,所以都可以用来做燃料

3.简答题(共3题)

3.
请回答金属的相关问题。
(1)黄铜与纯铜相互刻划,在_________上有划痕;
(2)“千锤百炼,百炼成钢”这句话从化学的角度理解,即在反复锤凿的过程中,减少了生铁中________的含量。
(3)将镁粉放在硝酸银与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无色,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
4.
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水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3)如图,公园常用喷灌代替漫灌的方法给草坪浇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
5.
回答与盐有关的问题。
(1)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可以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_;
(2)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H2O、CO2的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生成氯化钠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6.
同学们做了如图四个实验,实验后将4支试管内的物质同时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为无色。

(1)做四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填序号)____;
(3)C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最后烧杯中的溶质一定有HCl、NaCl、酚酞
B.倒入烧杯前,B试管中的溶质是CaCl2和HCl
C.最终烧杯中的溶液pH=7
D.为了确定烧杯中溶质的成分,可用碳酸钠溶液

5.单选题(共9题)

7.
下列现象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B.玻璃破碎C.牛奶变酸D.钢铁生锈
8.
关于下列反应 Na2CO3+HCl=X+NaCl,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CO3B.Na2CO3俗称小苏打
C.Na2CO3 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D.HCl是胃酸的主要成分
9.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B.高锰酸钾C.水银D.酒精
10.
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则含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但具有均一稳定性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D.铜与稀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则氧化铜与稀硫酸也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11.
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时,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则收集不到气体或始终收集不满
B.测定溶液的pH值时,若pH试纸润湿,则测定结果一定不准确
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若蒸发时液体飞溅,则精盐的产率偏低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则测定结果偏高
12.
空气的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B.家里燃气泄漏,可开灯检查泄漏来源
C.水壶里的水垢,可以用食醋去除D.直接饮用未煮沸的自来水更健康
14.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或判断合理的是
A.鉴别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固体:取样,分别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B.向含有某种杂质的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氢氧根离子
C.分离氯化钡和氯化钠溶液: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D.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取样,先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再滴加酚酞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乙醇汽油不会造成空气污染B.乙醇、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资源
C.滥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D.所有化学反应都有热量放出

6.填空题(共3题)

16.
如图分别是钾元素、氢元素、氧元素、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A中X的值为________;
(2)A、D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如图氧元素、氢元素的质子数分别为8和1,则一个OH- (氢氧根离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
(4)AC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17.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个铁离子__________;
(2)标出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18.
分析下图中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2)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溶液.
(3)若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先将混合物溶于水配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然后再采用________(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就可以提纯KNO3

7.实验题(共2题)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回答下列课本实验的相关问题。

(1)实验一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___色火焰。硫燃烧实验即将结束时,使火焰迅速熄灭的操作是____。
(2)实验二的目的是_________,其中热水的作用之一是________。
(3)实验三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其中细沙的作用是______;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数目、____不变。
20.
请回答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相关问题.
(1)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克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_____克。再换算成体积。

(2)配制该溶液的步骤及顺序为计算、_______(选填相应的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①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②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流程题:(1道)

    简答题:(3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