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8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998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1

1.简答题(共1题)

1.
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为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其中机翼前后缘采用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机轮由轮毂和轮胎组成,驾驶座盖和挡风玻璃采用了两烯酸酯透明塑料,其中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属于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2)现代喷气式战斗机所用燃料是航空煤油。加热炼制_______(填1种化石燃料名称).可以获得航空煤油等不同的产品,不同类型的发动机选用的燃料不同,氢动汽车采用氢气作燃燃料,目前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诸多围难(如,制氢成本高)。在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保障飞行员的健康体魄,后勤部门为他们提供的主食是易于消化的面包、米饭等食物,这些食物中富含________(填1种基本营养素),同时建议他们平时多饮用富硒茶水,属于人体必需的______(填“微量”或“常量”)元素。
(4)新一代战斗机机翼翼梁采用了特种合金,工业上生产该合金的反应为:TiCl4+2Mg高温Ti+2MgCl2,该反应中_________(填微粒的符号)得到了电子,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为测定某部分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氢氧化钠的含量,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42.4g干燥的圆体样品并将其配制成1000mL溶液,分别取出100mL溶液用2种方法进行了测定。
方法1:向100mL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浓盐酸,并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气体,称得浓氢氧化钠溶液增加了1.10g
方法2:向100mL样品中加入过量BaCl2液,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分离出反应生成的沉淀物,称得其质量为3.94g
(1)请选用合理方法采集的数据求解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向上述用剩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gBa(OH)2固体,过滤,则可获得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结果保留2位小数)

3.流程题(共1题)

3.
锰是治炼工业中常用的添加剂。以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 FeCO3、NiCO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Ⅰ中,将碳酸锰矿研磨成粉末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其中碳酸锰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先加入二氧化锰发生以下反应:MnO2+2FeSO4+2H2SO4=MnSO4+2H2O+x,x的化学式为______;已知滤液1中的主要溶质为MnSO4同时还含有少量NiSO4,则步骤Ⅱ中加入氨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Ⅲ中,所得滤液2中含有的溶质为MnSO4、(NH4)2SO4,则滤渣2中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Ⅳ中,电解后的废液中还含有Mn2+,常用石灰乳进行一级沉降得到沉淀Mn(OH)2和氨气,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Na2S进行二级沉降得到沉淀MnS。写出二级沉降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沉降过程的产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循环利用于上述流程。

4.综合题(共1题)

4.
下图是“研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请回答实验内容中的相关问题:

实验准备:连接仪器,______,将充足的药品装入装置A、B、C、D中,盛装氧化铁的玻璃仪器名称为______
实验步骤1:将U形管放入冰水中,打开K1,关闭K2,向U形管充入氧气,两端的棉花都没有燃烧。此时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2:关闭K1,打开K2,先从U形管左端通入气体,待观察到表明氧气已排尽,再将U形管放入的80℃的热水中,此时两端棉花也都没有燃烧。表明氧气已排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3:打开K1,关闭K2,从U形管左端通入氧气。右端裹入白磷的疏松棉花团先冒白烟,片刻后棉花开始燃烧,左端的棉花团仍然没有发生变化。实验步骤1和实验步骤3中对比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白磷燃烧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4:在步骤3棉花燃烧的过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操作和实验现象)。该步骤也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同时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实验推算:若以上实验中共需要使用330mL二氧化碳(已知: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g/L),则实验前至少需要向装置D中加入________g(结果保留2位小数)碳酸钠钠固体。

5.单选题(共10题)

5.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某盐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则该盐的组成中含非金属元素
B.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含有C、H、O三种元素
C. CaO能与H2O反应生成Ca(OH)2,则CuO能与H2O反应生成 Cu(OH)2
D.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6.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粒子的数目如下表所示.
粒子种类





反应前的数目
2n
7n
0
x
反应后的数目
0
n
4n
7n
 
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表中x=3n
B.由 构成的物质属于无机化合物
C.由构成的物质中,对应元素的含量约为72.7%
D.由构成的对应物质,在该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6:9
7.
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B.探究铁的生锈与水有关
C.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D.鉴别NH4Cl和NH4NO3溶液
8.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B.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D.明矾具有吸附性,可用作自来水生产过程的杀菌剂
9.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所以钢的硬度高于纯铁
B.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足量稀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会减小
C.大力开采并出口金属矿物资源,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增长
D.由“Na+KClK+NaCl”反应推知: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钾强
10.
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
主要实验操作
A
MnO2(KCl)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CaCl2溶液(HCl)
适量Na2CO3固体
溶解
C
CO(CO2)
浓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
D
Cu(CuO)
O2
加热
 
A.AB.BC.CD.D
11.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中,氧气产生于负极端B.水结冰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可以溶解蔗糖、碘、油脂等物质D.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选用石蕊溶液
12.
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Y>Z=X
B.X中含有少量Z,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纯X
C.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从t 3℃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t3℃时,向盛有等质量X、Y、Z固体的三只烧杯中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为X>Y>Z
13.
以下图示实验装置的功能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能控制反应速率B.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浓硫酸引流入水中稀释D.测定某未知溶液的酸碱度
14.
下列做法符合“践行绿色生活”主题的是
A.将废旧电池深埋B.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烧
C.增加植树造林面积D.将炼铁产生的高炉气体直接排入大气

6.填空题(共1题)

15.
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1)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硫在氧气燃烧会伴随___________色火焰。
(2)从微观视角看,“春雨丽润泽桃花开,微风拂面清香来”说明_________; CH3COOH、HCl等物质的水溶液都能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它们的溶波中都含有_________(填微粒名称)。
(3)构成硫酸铁的阳离子符号为:_________;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图1中y的值为________
②另写1个与图2所示微观反应本质相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写出图3中a处的1种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其中位置放错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