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区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模拟考试(三)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99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0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但实验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猜想一:臭氧(化学式为O3)   猜想二:HCl 猜想三:Cl2
同学们认为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判断猜想_______________是错误的,理由为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1)C12+H2O===HC1O+HCl。
(2)臭氧在MnO2存在的情况下极易分解成氧气。
(3)氯气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后大家认为猜想一是错误的,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进一步又做了如下实验: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人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口(如图),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再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_______________色,最终证明猜想三正确。

(反思拓展)
(1)欲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需证明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不变。
(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氯气和水反应后会产生H+、Clˉ和ClOˉ,而野外常用漂白粉[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a(ClO)2]。你认为在水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

2.流程题(共2题)

2.
工业烟气脱硫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程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B.理论上如果生成13.6gCaSO4,那么实际吸收的SO2质量应该是6.4g
C.NaOH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吸收SO2
D.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
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已知:①SiO2不溶于酸 ②Fe2(SO4)3 + Fe ="=" 3FeSO4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过滤后滤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酸,还可能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煅烧FeCO3生成产品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几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产品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为了获得产品Ⅱ,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后,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洗涤、干燥。

(5)检验产品Ⅱ晶体中是否含有少量的氯化物杂质需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Ⅲ中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试剂调节溶液的pH。
A.稀硝酸 B.双氧水 C.氨水

3.综合题(共1题)

4.
铝及化合物有极其重要的用途。
(一)铝的广泛应用
(1)铝是很活泼的金属,但用铝制作的炊具却耐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铝制炊具会使人体摄入过量的“铝”,导致记忆力减退等许多不良症状。这里的“铝”是指_____________。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2)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化学式为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硫酸铝铵晶体制取的探究
硫酸铝铵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含铝化合物。以某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含少量SiO2、Fe2O3杂质)为原料制硫酸铝铵晶体((NH4)aAlb(SO4)c·xH2O)的流程如下:

(3)有关上述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有序除杂、提纯”中有先加过量稀盐酸再过滤,该做法的目的是除去SiO2
b. 稀硫酸过量的目的只是保证Al2O3溶解完全
(三)硫酸铝铵晶体分解的定性探究
硫酸铝铵热分解可得到纳米氧化铝。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硫酸铝铵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
(4)甲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中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色,由此可知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写化学式)。
(5)乙组同学认为硫酸铝铵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中还有SO2、SO3和N2。为进行验证,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和上图2所示装置连接进行实验。观察到装置E中______,证明了有SO3生成;而F装置中_____________、H最终没有胀大,表明没有SO2和N2生成。
(四)硫酸铝铵晶体成分的定量探究
(6)为确定硫酸铝铵晶体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称取45.3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46.6g。
(实验2)称取45.3g样品在空气中持续加热,测定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固体H是T1℃刚好完全失去结晶水的产物,则结晶水的个数x=_____________。
②T3℃时固体M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③请写出T2℃→T4℃段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7题)

5.
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丁分子由6个原子构成B.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 : 1
C.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D.乙、丁都是氧化物
6.
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牛奶B.酱油C.葡萄酒D.蒸馏水
7.
葡萄糖存在于葡萄糖汁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里,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g
C. 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 :1
D. 葡萄糖是多原子分子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8.
某同学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盐酸的 pH,导致结果偏小
B.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时液滴飞溅,导致产率偏高
C.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时仰视,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D.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未完全冷却即打开止水夹,导致结果偏小
9.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作食品干燥剂
C.铜有导热性—作电线
D.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作致冷剂
10.
高铁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修建高速铁路的轻轨需要大量的锰钢。锰钢属于(    )
A.合成材料B.高分子材料C.金属材料D.天然材料
11.
许多场所贴有相应的图标,你认为使用错误的是
A.林区B.加油站
C.盥洗室D.幼儿园
12.
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
13.
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B.t2℃时,2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0gMgCl2
C.t1℃时,等质量的KCl和MgSO4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将t1℃时K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14.
下列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A.AB.BC.CD.D
15.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或待检验物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米粉、奶粉
鉴别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Na2CO3(NaOH)溶液
检验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
CaO(CaCO3)固体
除杂
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变
D
MnO2、KCl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A.AB.BC.CD.D
16.
化学兴趣小组测得常见瓜果汁的pH值,记录在下表中: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液体
葡萄汁
番茄汁
梨汁
西瓜汁
pH
4.5
4.8
4.3
5.9
 
A.葡萄汁B.番茄汁C.梨汁D.西瓜汁
17.
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磷肥将增加土壤中的镉含量,以下属于磷肥的是
A.氯化钾KClB.碳酸氢铵NH4HCO3C.磷酸二氢钙Ca(H2PO4)2D.磷酸二氢铵NH4H2PO4
18.
利用化学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咀嚼米饭时会出现甜味,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绿色植物合成葡萄糖的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要提高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升高该溶液的温度
D.向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鸡蛋清中蛋白质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
19.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B.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20.
2018年地球一小时(中国)主题为“开启我的60+生活”,提提倡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环保的好习惯。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绿色出行B.购买使用节能家电C.将垃圾分类处理D.将废弃的塑料制品焚烧
21.
以下是某同学对化学实验现象观察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雾生成
B.NH4Cl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C.用玻璃棒将肥皂水滴到pH试纸上,试纸由黄色变为红色
D.铁锈加入稀硫酸中微热,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5.选择题(共1题)

22.函数f(x)=sin4x+cos4x的最小正周期是{#blank#}1{#/blank#};单调递增区间是{#blank#}2{#/blank#}.

6.多选题(共1题)

23.
研究表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气体分子数相同。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有一个理想活塞(滑动自如,且密封性绝对可靠),处在容器体积的处;其中的部分充的是空气,另的部分充的是H2和O2的混合气体;当后者用电火花点燃引爆时,活塞先被冲到左边;而当容器内的气体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活塞渐渐向右边移动,最终停在容器容积的处,则原来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可能是
A.8:1B.7:2C.4:5D.2:7

7.填空题(共3题)

24.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蕴藏的能量来源于生物体吸收的_____________;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1体积“可燃冰”可储藏100~200体积的甲烷。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可燃冰”不是冰   B.“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C.“可燃冰”的可燃成分是甲烷 D.“可燃冰”的实质是水变成的固态油
(2)用来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根据不同沸点范围分馏出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属_____________变化。石油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的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写一种)。
(3)在实验室里,可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xH2O═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值为_____________,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填符号)。
(4)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而又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2006年1月起,我国部分地区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可利用农作物发酵制得,农作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然后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写出葡萄糖分解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科学家用转基因的方法培育出一种“食电”细菌,它“吃进”电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等物质,能量转化率高达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细菌“食电”过程能释放出氧气 B. 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这种方法能缓解白色污染 D. “食电”细菌不属于生物
25.
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尿素[CO(NH2)2]和碳酸氢铵都属于_____________肥,碳酸氢铵中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两者鉴别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三酸两碱”中的两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能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碘化银[AgI]进行人工降雨,具体地说,就是利用高炮,将碘化银炮弹发射到高空云团的零度层以上,利碘化银在高空中分解生成银单质和碘单质,经过一系列变化实现人工降雨。碘化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价,写出碘化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另外一种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
(4)聚乙烯[ ―CH2 ―CH2― ]n和聚氯乙烯[ ―CH2 ―CHCl― ]n都属于塑料。其中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_____________。它们_____________有机高分子(填“是”或“不是”)。鉴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6.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 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资源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
①下列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CH4    b. CO     c. SO2
②下列处理废水的方法属于中和法的是_____________。
a. 用熟石灰处理废水中的酸 b. 用铁粉回收废水中的铜
③ 下列做法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
a. 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b. 废干电池就地填埋 c. 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2) 新鲜牛肉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等,其中:
① 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
② 属于脂溶性性维生素的是_____________。
③ 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复兴号”高铁使用了大量新材料、新技术。
①“复兴号”车厢连接处关键部位特高压过桥线电缆的耐磨护板为增强聚四氟乙烯板。聚四氟乙烯属于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金属材料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复兴号”上网速可达90兆,信息传输使用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a. 石墨 b. 二氧化硅 c. 晶体硅
③“复兴号”车体不用钢材而用镁铝合金型材,是因为镁铝合金_____________。
a. 强度大 b. 密度小  c. 价格便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2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