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498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1题)

1.
洋蓟在国际市场上属高档蔬菜,以良好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被冠以“蔬之皇”的美称,从洋蓟提取的洋蓟素结构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洋蓟素分子中“苯环上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洋蓟素的水溶液显______(填:中、酸、碱)性。
(2)有关洋蓟素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B.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
C.能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
D.1mol洋蓟素最多可与11molNaOH反应
E.不能与新制Cu(OH)2生成砖红色沉淀
(3)洋蓟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M和R
①邻苯二酚与A物质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M,其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写出M的顺式结构简式:_________;M与足量浓溴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将R与浓硫酸共热,R羧基间位的羟基首先发生反应,写出R发生消去反应得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题)

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约是0.6 NA
②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 g铜
③7.8 g Na2S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 NA
④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 △H=+2×283.0kJ/mol
⑤2.9g 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 NA
⑥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 NA
⑦含0.1mol溶质Na2CO3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A.①④⑤⑦B.①④⑦C.①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
3.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食品添加剂种类很多,其中的一种为苯甲酸钠,它是苯的一种同系物所对应的钠盐
C.抗酸药的种类很多,如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
D.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3.选择题(共7题)

4.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包括许多内容,其中最能直接体现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是
5.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包括许多内容,其中最能直接体现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是
6.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包括许多内容,其中最能直接体现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是
7.

如图所示,一通电直导线与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是(   )
 

8.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一观点表明
9.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一观点表明
1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

4.填空题(共1题)

11.
A、B、C、D、E是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1-36号元素。A原子核外有4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B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氢化物中最大;C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D原子的M层和N层电子数均比E原子少4个,E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试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原子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2)AC2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个π键。
(3)含C50%的C的氧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C的原子轨道采用______杂化。
(4)写出A的常见氧化物与B的氧化物中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D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A、B两种堆积方式,则A、B两晶胞中D原子的配位数之比_______; 晶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2.
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Ⅰ)取5mL0.1 mol·L-1的KI溶液,滴加0.1 mol·L-1的FeCl3溶液5~6滴
(Ⅱ)继续加入2mLCCl4振荡
(Ⅲ)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1)探究活动(Ⅰ)和(Ⅱ)的实验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活动(Ⅲ)中,活动设计者的意图是通过生成血红色的Fe(SCN)3,验证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但在实验中,却未见溶液呈血红色,对此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Fe3+已全部转化为Fe2+
猜想二:生成Fe(SCN)3浓度极小,其颜色肉眼无法观察
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微溶于水,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Fe(CN)6]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更高
结合新信息,请你设计以下实验验证猜想
①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一:___________
产生蓝色沉淀
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②写出操作“步骤一”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