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洋蓟在国际市场上属高档蔬菜,以良好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被冠以“蔬之皇”的美称,从洋蓟提取的洋蓟素结构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洋蓟素分子中“苯环上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洋蓟素的水溶液显______(填:中、酸、碱)性。
(2)有关洋蓟素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3)洋蓟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M和R
①邻苯二酚与A物质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M,其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写出M的顺式结构简式:_________;M与足量浓溴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将R与浓硫酸共热,R羧基间位的羟基首先发生反应,写出R发生消去反应得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洋蓟素分子中“苯环上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洋蓟素的水溶液显______(填:中、酸、碱)性。
(2)有关洋蓟素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
B.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 |
C.能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 |
D.1mol洋蓟素最多可与11molNaOH反应 |
E.不能与新制Cu(OH)2生成砖红色沉淀 |
①邻苯二酚与A物质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M,其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写出M的顺式结构简式:_________;M与足量浓溴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将R与浓硫酸共热,R羧基间位的羟基首先发生反应,写出R发生消去反应得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题)
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约是0.6 NA
②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 g铜
③7.8 g Na2S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 NA
④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 △H=+2×283.0kJ/mol
⑤2.9g 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 NA
⑥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 NA
⑦含0.1mol溶质Na2CO3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①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约是0.6 NA
②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 g铜
③7.8 g Na2S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 NA
④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⑤2.9g 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 NA
⑥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 NA
⑦含0.1mol溶质Na2CO3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A.①④⑤⑦ | B.①④⑦ | C.①③④⑤⑥ | D.②③⑤⑥ |
3.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B.食品添加剂种类很多,其中的一种为苯甲酸钠,它是苯的一种同系物所对应的钠盐 |
C.抗酸药的种类很多,如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 |
D.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
3.选择题- (共7题)
4.填空题- (共1题)
11.
A、B、C、D、E是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1-36号元素。A原子核外有4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B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氢化物中最大;C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D原子的M层和N层电子数均比E原子少4个,E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试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原子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2)AC2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个π键。
(3)含C50%的C的氧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C的原子轨道采用______杂化。
(4)写出A的常见氧化物与B的氧化物中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D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A、B两种堆积方式,则A、B两晶胞中D原子的配位数之比_______; 晶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
试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原子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2)AC2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个π键。
(3)含C50%的C的氧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C的原子轨道采用______杂化。
(4)写出A的常见氧化物与B的氧化物中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D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A、B两种堆积方式,则A、B两晶胞中D原子的配位数之比_______; 晶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2.
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Ⅰ)取5mL0.1 mol·L-1的KI溶液,滴加0.1 mol·L-1的FeCl3溶液5~6滴
(Ⅱ)继续加入2mLCCl4振荡
(Ⅲ)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1)探究活动(Ⅰ)和(Ⅱ)的实验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活动(Ⅲ)中,活动设计者的意图是通过生成血红色的Fe(SCN)3,验证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但在实验中,却未见溶液呈血红色,对此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Fe3+已全部转化为Fe2+
猜想二:生成Fe(SCN)3浓度极小,其颜色肉眼无法观察
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微溶于水,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Fe(CN)6]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更高
结合新信息,请你设计以下实验验证猜想
①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②写出操作“步骤一”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取5mL0.1 mol·L-1的KI溶液,滴加0.1 mol·L-1的FeCl3溶液5~6滴
(Ⅱ)继续加入2mLCCl4振荡
(Ⅲ)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1)探究活动(Ⅰ)和(Ⅱ)的实验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活动(Ⅲ)中,活动设计者的意图是通过生成血红色的Fe(SCN)3,验证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但在实验中,却未见溶液呈血红色,对此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Fe3+已全部转化为Fe2+
猜想二:生成Fe(SCN)3浓度极小,其颜色肉眼无法观察
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微溶于水,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Fe(CN)6]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更高
结合新信息,请你设计以下实验验证猜想
①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步骤一:___________ | 产生蓝色沉淀 | ___________ |
步骤二: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猜想二”成立 |
②写出操作“步骤一”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