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13.8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2g的水,同时得到CO和CO2的混合物25.2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CO和CO2的混合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某工业废料含氧化铜和氧化铁,经过处理后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Fe + Fe2(SO4) 3 3FeSO4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过程Ⅱ和过程Ⅲ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3)过程Ⅰ中氧化铁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已知:Fe + Fe2(SO4) 3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过程Ⅱ和过程Ⅲ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3)过程Ⅰ中氧化铁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简答题- (共2题)
3.
向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此时溶液呈什么颜色_____?
(2)若锌粉过量,请写出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符号_______。
(3)写出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
(1)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此时溶液呈什么颜色_____?
(2)若锌粉过量,请写出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符号_______。
(3)写出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
4.
某兴趣小组用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并对反应后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1)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氢氧化钠,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_______?
(2)请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
(1)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氢氧化钠,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_______?
(2)请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a的名称____________;②实验室选用装置A、E组合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③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若用铁丝网代替铜网,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
①b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②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③请简述该实验的尾气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
(3)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科学家开采出一种可燃冰,取100g样品放置在一密闭容器内,该样品迅速转化为甲烷和水,将甲烷分离并完全燃烧,得到35.2g二氧化碳。求该可燃冰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_____。

(1)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a的名称____________;②实验室选用装置A、E组合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③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若用铁丝网代替铜网,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
①b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②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③请简述该实验的尾气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
(3)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科学家开采出一种可燃冰,取100g样品放置在一密闭容器内,该样品迅速转化为甲烷和水,将甲烷分离并完全燃烧,得到35.2g二氧化碳。求该可燃冰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_____。
5.单选题- (共12题)
6.
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蜡炬成灰泪始干”--化学变化 | B.“千锤万凿出深山”--化学变化 |
C.“北风卷地白草折”--物理变化 | D.“风吹草低见牛羊”--物理变化 |
7.
HSO3Cl称为氯磺酸,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对于反应: HSO3Cl + HCOOH CO↑ + HCl + H2SO4有如下判断,其中合理的是
A.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B.反应前后溶液质量没有改变 |
C.反应需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中毒 | D.HSO3Cl属于有机化合物 |
10.
钒及其合金在航天、化工、电池领域应用广泛,下图为它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钒属于非金属元素 | B.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0.94g |
C.一个钒原子核外有23个电子 | D.NaVO3中V元素的化合价为5 |
11.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性质与其对应用途不相符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降低水的硬度 |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
C.盐酸呈酸性,可用于去除水垢 |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
12.
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


A.H2O2、H2、H2O | B.Cu、CuO、CuSO4 |
C.CO2、CO、C | D.Fe2O3、FeSO4、Fe(OH)3 |
13.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
B.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
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 |
D.将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各自降温到t1℃时,二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15.
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体现对应操作的是


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
B.将浓盐酸敝口放置在空气中 |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
D.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
16.
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 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 调为7
C.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
D. 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 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 调为7
C.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
D. 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
6.填空题- (共6题)
19.
“史上最贵”的实验: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并让足量镁条在生成的气体中燃烧,得到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1)写出其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若金刚石质量为m1,上述反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与m2关系是什么_________?
(1)写出其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若金刚石质量为m1,上述反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与m2关系是什么_________?
20.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原理。
(1)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
(2)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的NH3和CO2,生成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一种氮肥____________。
(1)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
(2)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的NH3和CO2,生成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一种氮肥____________。
22.
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
(1)“洛阳牡丹甲天下”,“水培牡丹”是一种无土栽培牡丹的技术,在配制营养液时可以添加的一种复合肥是________;
(2)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SO2,治理方法之一是将含SO2的废气通过含有碱性物质的废液。请写出含有烧碱的废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1)“洛阳牡丹甲天下”,“水培牡丹”是一种无土栽培牡丹的技术,在配制营养液时可以添加的一种复合肥是________;
(2)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SO2,治理方法之一是将含SO2的废气通过含有碱性物质的废液。请写出含有烧碱的废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