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2018届九年级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95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4

1.综合题(共2题)

1.
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在步骤④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1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个。
(5)下图2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据图回答问题:

①硝酸铵要防潮防晒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写出硝酸铵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③图2标签所标注的“含氮量≥40%”是否合理_________(选填“是”或“否”)。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Fe和CuSO4溶液反应实验时,发现生成Cu的同时有气泡产生。为了进一步探究有气泡产生原因,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8.5gFe粉放入一定量的CuSO4中,反应完成后,滤出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为9.2g。
②将该9.2g固体与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消耗盐酸50.0g。根据实验绘制如如图所示反应时间与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图。根据提供的有关数据进行下列计算和分析:

(1)根据图象可知,步骤②与稀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为_____。
(2)步骤①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为_____。
(3)步骤①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及步骤②与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之和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取的Fe的质量8.5g。
(4)由上面实验的数据分析得出:Fe和CuSO4溶液反应,有气泡产生原因_____。

2.计算题(共1题)

3.
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验员对每批刚生产出的纯碱产品都要进行检测,标示出各种成分的含量后投放市场。在实验室中取22g该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发生的反应是:NaHCO3+HCl==NaCl+CO2↑+H2O。在上述过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请你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检测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注意标明二氧化碳、盐酸质量的相应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出22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小英、小明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图1的①--⑤个实验,

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试管②③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实验④在反应时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如何才能确定实验④反应的发生_______。
(3)写出实验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从粒子的角度分析,此化学反应能发生的原因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小英依次将试管④⑤的废液缓缓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如上图2),观察到废液缸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通过废液缸中出现现象,经过讨论确定,试管④⑤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试管④___________、试管⑤________________。
(4)小英将废液缸中物质进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欲探究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小英分析得出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过滤出的无色滤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①NaCl; ②NaCl和CaCl2;    ③NaCl 、CaCl2和Na2CO3;   ④NaCl和Na2CO3。小明认为猜想_________一定不正确。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英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2不成立
小英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溶液
有沉淀生成
猜想______成立
 
(表达与交流)两位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________。

4.单选题(共15题)

5.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实验①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B.实验②为证明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影响
C.实验③为验证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D.实验④为收集氧气
6.
有A、B、C、D四种溶液:HCl、Na2CO3、AgNO3 CaCl2,将它们两两混合时产生现象如表,根据实验现象确定A、B、C、D溶液成分正确的是 (    )
 
现象
A+B
有气体生成
A+C
有沉淀生成
C+D
有沉淀生成
B+D
不反应
 
A.Na2CO3、HCl、CaCl2、AgNO3B.HCl、Na2CO3、CaCl2、AgNO3
C.HCl、Na2CO3、AgNO3、CaCl2D.Na2CO3、HCl、AgNO3、CaCl2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一定能做氮肥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含CO32-
8.
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9.
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
A.微粒之间有间隔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10.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
A.蛋白质B.干冰C.氯酸钾D.汽水
11.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性质与应用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
A.纯碱与酸反应,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
C.石墨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干电池的电极
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加热
B.实验室制取CO2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C.测定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稀释浓硫酸,先在烧杯中加入水,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13.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2℃时,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C.温度由t2℃降到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变小
D.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 丙
14.
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50 g,操作如下图所示,图中有错误的是 (    )
A.①⑤B.①②⑤C.①②D.②④⑤
15.
小刚同学在做有关NaOH溶液性质的实验时,向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的CuSO4溶液。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 (  )
A.AB.BC.CD.D
16.
要除去下列4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甲:CaCO3(Na2CO3)   乙:NaOH(Na2CO3)  丙:NaCl(NaHCO3)    丁:炭粉(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
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 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③加适量盐酸,蒸发 ④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
A.甲----②,乙----④B.乙----③,丙----①C.丙----①,丁----②D.丁----②,丙----③
17.
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C.反应③可用来制取氮肥
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3
18.
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A.氢能源车B.共享单车C.电动汽车D.柴油汽车
19.
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
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

5.填空题(共2题)

20.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2 是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①图2中n的值为_________,溴元素与图1中_______(填字母)化学性质相似。
②写出溴和A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是______(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 。
(3)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已知:“”代表A分子,“”代表B分子,“”代表C分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每100克巧克力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蛋白质/g
脂肪/g
糖类/g
矿物质/mg
维生素B/mg
维生素C/mg
总能量/千焦



5
32
51
50
4
120
0.2
----
2142
 
①表中2142千焦能量全部来自糖吗?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葡萄糖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物质,说明葡萄糖含_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②营养成分表中的“钙”是指__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幼儿及青少年摄入量不足,会导致骨骼疏松,易得__________。铁、磷元素中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
③下列物质,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A.面粉 B.橄榄油 C.鸡蛋 D.白砂糖    E.牛奶  
(2)汽水是常见的饮料,常用塑料瓶盛装,打开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
①汽水瓶的材质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②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源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下列燃料电池比较适合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O2——CH4燃料电池     B.O2——C2H5OH燃料电池
C.O2——H2燃料电池 D.O2——CO燃料电池
②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________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 +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