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岳县2018届九年级理综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95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

1.流程题(共1题)

1.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重要材料,他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等。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FeTiO3,同时含有少量的 Fe2O3、FeO等)为原料制 TiO2,再由 TiO2制金属 Ti 的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钛、镁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1)写出工艺流程中生成硫酸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反应。
(2)操作 2 的名称是_______。
(3)工艺流程中,水解属于_______变化。
(4)工业上常在高温和氩气氛围中,用金属镁和TiCl4反应的方法制备 Ti,氩气的作用是___。
(5)反应物中的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来干燥气体,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____性。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具有漂白、杀菌、消毒的功效,同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长期敞放在空气中的“84”消毒液含有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长期敞放在空气中的“84”消毒液含有的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①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NaClO为有效成分,具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ClO + CO2 + H2O="2HClO" + Na2CO3
②NaClO和HClO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HClO特别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极易分解成氯化氢和氧气,从而失去其功效。
(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分析讨论,认为敞放在空气中的“84”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可能还有HClO、Na2CO3和NaClO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验过程)
Ⅰ 向装有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敞放在空气中的消毒液,布条长时间不褪色。
Ⅱ 另取适量的敞放在空气中的消毒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得出结论)
(1) 实验Ⅰ中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该敞放在空气中的消毒液中的溶质不含____,实验 Ⅱ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该敞放在空气中的消毒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
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储藏时应注意____;因其有腐蚀性,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蔬菜和水果进行消毒。

3.计算题(共1题)

3.
去年党的十九大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共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放在5只烧杯中并编号,再分别向5只烧杯中加入浓度相同的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中的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2.64
m
3.52
 
(1)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__。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3)求样品中碳酸钙和盐酸刚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___

4.单选题(共7题)

4.
工业上常用空气中的氮气为原料制取硝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① N2 + 3H2 = 2NH3     ② 4NH3 + 5O2 = 4NO + 6H2O
③ 2NO + O2 ="=" 2NO2 ④ 3NO2 + H2O ="=" 2HNO3 + NO(NO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①②③④中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用H2O吸收NO2的过程中通入过量的O2可以提高硝酸的产量
C.根据实验测得NO气体的密度略大于空气,据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
D.反应②④都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反应①③均属于化合反应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都没改变
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 M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 就是碱
C.鉴别CO和CH4两种无色气体,验纯后点燃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D.除去CO2中少量CO,可将气体点燃
6.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②③属于同种元素,且化学性质相似
B. ④结构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则核内中子数为11
C. ③结构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第3周期,且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 ①④结构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可形成A2B型的化合物
7.
下列事例,用化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是因为铝不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B.用食醋清除水垢,是利用了食醋的酸性
C.家用净水器内部含大量的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杀菌作用
D.把可燃物粉碎后燃烧效率更高,是因为粉碎后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探究NaOH固体溶于水的能量变化 B. 排水法收集氧气
C. 稀释浓硫酸 D. 铁在氧气中燃烧
9.
下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31.6克
B.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63.9%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100℃时(100+246)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60℃时,析出硝酸钾固体的质量为136克
10.
2017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把安岳打造成“成渝第二城”,共创美好生态安岳。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为了节约用水,直接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B.加高化工厂的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C.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及水利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5.填空题(共5题)

11.
X、Y、Z、W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的一种原子没有中子,Y的一种单质可用于制铅笔芯,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2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单质。回答下列问题:
(1)X、Z、W三种元素可形成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碱,其化学式为 __________。
(2)写出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2.
水和洗涤剂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根据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①过滤  ②吸附  ③消毒  ④蒸馏。没有用到的是_______(填序号)。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C.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利用光照使水分解是理想的制氢方法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不会造成水污染
(3)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________作用。
(4)“洁厕灵”“漂白精”是家庭常用的两种清洁剂。“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可清除污垢,但不能用于清洁铁制容器,理由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漂白精”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能快速漂除衣服污渍。但“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13.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爆炸后,消防专家确认,大约40种危险品中就有700吨剧毒氰化钠(NaCN)。
(1)氰化钠(NaCN)泄漏可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高效处理,氰化钠、过氧化氢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氨气(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氰化钠是工业上冶炼黄金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生产氰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2C + 2NH3═ 2NaCN + 3H2
①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反应中,被认为最清洁的能源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4.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
(1)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容易与空气中的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而生锈,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为了满足对钢铁的需要,我国常采用高炉炼铁,写出高炉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祸害百姓。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_______产生即可鉴别其真伪。
(4)某废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取一定量的废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
1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请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干冰    ②水    ③烧碱    ④石墨    ⑤纯碱    ⑥硫酸
(1)最常见的溶剂,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
(2)可用作制冷剂的氧化物是_______。
(3)属于碱的是_______。
(4)可用于制造干电池电极材料的是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6.
小吴对化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按要求填空:

(1)可用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的发生装置有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C装置收集CO2时,气体应从C装置的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2)小吴查阅资料得知:CO2+Na2CO3+H2O==2NaHCO3 用E装置来证实CO2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则E装置中气球的变化_________(填“鼓起来”或“气球变扁”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