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邓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89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8

1.计算题(共1题)

1.
现有6.4g未知物和氧气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4.4g二氧化碳,2.8g一氧化碳和7.2g水。则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是_____。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六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为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
(2)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C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题(共2题)

3.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质量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溶液中有哪些溶质?___________
(2)b~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充分反应后发现得到固体质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
近两年北方地区严重雾霾得到有效治理,减少大气污染物需要使用高效清洁燃料。
(1)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哪些?(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
(2)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充分燃烧的条件有哪些?(写出一条即可)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为进—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的滤液,向其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4题)

6.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B.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C.用空气作原料制取氧气D.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
7.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食用水产品
B.降低温度能够灭火,所以油锅着火可以用浇水降温的方法灭火
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8.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合金:生铁、青铜、硬铝
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
C.碱:纯碱,生石灰水,苛性钠
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9.
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之最
B、化学与生活
①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是铝
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①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除去
②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吸附
③水壶中的水垢:可加盐水浸泡除去
C、物质保存方法及解释
D、化学与工农业
①生石灰密封保存:防止吸水变湿
②氢氧化钠密封保存:防止潮解、变质
③白磷在冷水中保存:隔绝空气防止自燃
①用二氧化碳与铁矿石反应炼铁
②石油炼制可得汽油、煤油、柴油等
③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光制霓虹灯 
 
A.AB.BC.CD.D
10.
下图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相等
C.钙化中释放CO2的反应为:2 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
D.此碳循环中将CO2转化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11.
浙江大学课题组近日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比空气还轻,压在狗尾草上也不会压弯狗尾草的毛尖(如图).气凝胶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撑,内部有无数个孔隙,充斥空气,故而得名.它也是迄今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凝胶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
B.气凝胶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C.气凝胶是一种化合物
D.气凝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12.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少量)
加入试剂及用量
除杂操作方法
A
KCl溶液
CaCl2
适量的Na2CO3溶液
过滤、除去滤渣
B
NaCl
Na2CO3
过量的盐酸
加热蒸发
C
Cu(NO32
AgNO3
足量铜粉
过滤将滤渣烘干
D
N2
O2
足量的碳粉
加热
 
A.AB.BC.CD.D
13.
Fe2O3、ZnO、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 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 g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
A.3.21B.3.59C.7.41D.2.46
14.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测出减少的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A.AB.BC.CD.D
15.
KNO3与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NH4Cl易溶于水
B.t2℃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时,100g水中所能溶解的的KNO3的质量多于NH4Cl的质量
D.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均有晶体析出
16.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AB.BC.CD.D
17.
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和MgCl2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⑥加过量Ca(OH)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A.①③⑥②⑤④B.⑥①⑤③②④C.⑥①③⑤④②D.①⑥③②⑤④
1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就地燃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B.大力挖山开矿,帮助农民脱贫
C.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旅游D.大量使用化肥,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19.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AB.BC.CD.D

6.选择题(共1题)

20.f(x)是定义在(0,+∞)上的减函数,满足f(x)+f(y)=f(xy).

7.填空题(共5题)

21.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的是________;以上反应生成的酸能与碱中和,如果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和CaCl2],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2.
金属铝及其合金有广泛的用途
(1)铝是两性金属,请写出氢氧化铝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一种常见的溶剂的反应方程式;_____
(2)工业上通过电解Al2O3冶炼铝,在负极上生成的物质是_____。
23.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相关,请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锈钢是_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眼镜图中所标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一个C60分子中含_________个碳原子,C60是制作某种锂电池的原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是由_________转化为电能。
24.
试根据物质(或粒子)的组成或结构不同,分析下列各组物质(或粒子)性质不同的原因。
(1)镁原子和氯原子:________;(2)酸溶液和碱溶液:________。
25.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 生成NH4HC03溶液,然后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生成的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便呈晶体析出;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得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1)写出上述前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有以下优点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
B. 副产品是一种氮肥
C. 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8.实验题(共1题)

26.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复分解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
(3)下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相关知识的探究实验。

①甲装置玻璃管里发生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吸热或者放热)。
②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
(4)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输液所用生理盐水中约含氯化钠0.9%,一般成年人每日需NaCl的量为3g~5g。
①某病人因腹泻导致脱水,需要补充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生理盐水,现医生通过诊断需为他每天注射200g生理盐水,则相当于病人每天可补充NaCl约___________g。
②小明想检验某瓶生理盐水的含盐量是否合格,他从该瓶生理盐水中取出50g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435g沉淀。请你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这瓶生理盐水的含盐量是否合格。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