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黄铁矿(主要成分为 FeS2,杂质不含硫元素)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现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4FeS2+11O2
2Fe2O3+8SO2
(1) 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现将100g98%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g,稀释时,应将______ 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烧杯内液体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用途十分广泛,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
(2) 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填字母).
(3) 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称取1.6g黄铁矿样品放入如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最终B锥形瓶中增重1.28g.

①A中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查阅资料)4FeS2+11O2

(1) 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现将100g98%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g,稀释时,应将______ 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烧杯内液体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用途十分广泛,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
(2) 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填字母).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 B.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产量 |
C.SO2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再利用 | 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

①A中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
”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能够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不考虑微溶物)。C是盐,D是氧化物。

(1) 常温下,若A为一种气态氧化物,且A与B的相互转化能实现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 C可用于制玻璃,俗称纯碱,E是单质。A的固体俗称_____,C的化学式为__,D的用途_______(只说一点)。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 若A为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且E不能转化为A,其它关系不变,C由两种元素组成,其溶液为浅绿色,E是无色溶液,与A、C反应时都能产生明显现象,D是黑色固体,B是一种气体单质,B与D可以反应生成A和水。
① 写出A
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 B与D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 E 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1) 常温下,若A为一种气态氧化物,且A与B的相互转化能实现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 C可用于制玻璃,俗称纯碱,E是单质。A的固体俗称_____,C的化学式为__,D的用途_______(只说一点)。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 若A为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且E不能转化为A,其它关系不变,C由两种元素组成,其溶液为浅绿色,E是无色溶液,与A、C反应时都能产生明显现象,D是黑色固体,B是一种气体单质,B与D可以反应生成A和水。
① 写出A

② B与D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 E 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探究活动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探究活动2)能否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的发生?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小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b.无水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1)实验①、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三支试管中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按照下表实验方法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说出对应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探究活动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探究活动2)能否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的发生?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小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b.无水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1)实验①、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三支试管中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按照下表实验方法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说出对应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再加入少量氧化铜 | _______ | 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
4.单选题- (共12题)
6.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
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
D.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
10.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此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 |
B.Y曲线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 |
C.图2中BC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红磷燃烧 |
D.图2中CD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广口瓶 |
11.
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生活 |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为防止矿井中瓦斯爆炸,严禁吸烟 | ①用pH试纸测定洗发水的酸碱度 ②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
C.化学与健康 | D.化学与发现 |
①人体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②海鲜防腐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 ③霉变的大米可高温加热后食用 | ①波义耳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③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
A. A B. B C. C D. D
12.
除去括号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均过量,则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 质 | 选用试剂(过量) | 操作方法 |
A | CaO(CaCO3) | 水 | 加水溶解、过滤 |
B | CO(CO2) | 氢氧化钠溶液 | 混合气体通过溶液后干燥 |
C | FeSO4溶液(CuSO4) | 锌粉 | 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盐酸(H2SO4) | 硝酸钡溶液 | 加入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 B.B | C.C | D.D |
5.多选题- (共2题)
16.
某化工厂为了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在下图流程中,沉淀池里物质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下列有关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下列有关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生产中先通CO2,后通NH3,提高产量 |
B.副产品X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获得烧碱 |
C.此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O2 |
D.得到的产品(NH4)2SO4是一种肥效较好的复合肥 |
17.
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乙溶液是饱和溶液 |
B.t℃后乙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
C.升高温度可使两试管中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均增大 |
D.从20℃降低到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试管中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乙溶液相等。 |
6.填空题- (共1题)
1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 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②食醋中显酸性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
③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④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 如图是某同学自制汽水的课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柠檬酸pH ___________ 7(填““<”、“ =”或 “>”)
②装汽水的塑料瓶属于_______________材料;
③有关小苏打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属于酸 B.可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能与柠檬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D.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3) 水是生命之源
①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含氮的物质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A.离子 B.原子 C. 元素 D.分子
③根据水电解的产物,可以推断出水的组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②食醋中显酸性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
③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④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 如图是某同学自制汽水的课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柠檬酸pH ___________ 7(填““<”、“ =”或 “>”)
②装汽水的塑料瓶属于_______________材料;
③有关小苏打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属于酸 B.可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能与柠檬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D.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3) 水是生命之源
①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含氮的物质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A.离子 B.原子 C. 元素 D.分子
③根据水电解的产物,可以推断出水的组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A装置制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图1中的_______(填字母序号)。查阅资料后可知,锰酸钾可溶于水,若要从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3) 用装置B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通过装置B、E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E中有气泡冒出,但澄清的石灰水未变浑浊,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______。
(4)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收集氨气时最好选用F装置与______装置相连接 (填数字编号) 。

(1) 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A装置制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图1中的_______(填字母序号)。查阅资料后可知,锰酸钾可溶于水,若要从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3) 用装置B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通过装置B、E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E中有气泡冒出,但澄清的石灰水未变浑浊,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______。
(4)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收集氨气时最好选用F装置与______装置相连接 (填数字编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