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工业上用铁矿石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⑴工业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
⑵铁高炉中焦炭的作用:①提供高温;②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⑶高炉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是否属于置换反应的_______(填“是”或“否”)。
⑷钢的含碳量为 0.03%-2%,生铁的含碳量为_______。生铁的硬度_______(填“>”、“<”或“=”)纯铁。
⑸生铁炼钢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______性。
⑹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
⑺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⑴工业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
⑵铁高炉中焦炭的作用:①提供高温;②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⑶高炉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是否属于置换反应的_______(填“是”或“否”)。
⑷钢的含碳量为 0.03%-2%,生铁的含碳量为_______。生铁的硬度_______(填“>”、“<”或“=”)纯铁。
⑸生铁炼钢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______性。
⑹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
⑺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下面是兴趣小组同学对暴露在空气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固体有没有变质呢?
[进行实验1]: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用足量的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证明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含有 Na2CO3.
[提出问题2]:
如何除去氢氧化钠固体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呢?
[进行实验2]:乙同学对该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按如下操作流程进行实验.

[实验分析]:
⑴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步骤②的操作有搅拌和过滤,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
⑵证明步骤②中已达到 Ca(OH)2溶液过量的目的,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___.
a.取少量滤液 B,向其中通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浑浊
b.取少量溶液 B,向其中再加少量石灰水,无白色浑浊
c.取少量溶液 B,向其中再加少量浓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浑浊
⑶为获得纯净的氢氧化钠步骤③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过滤. A.蒸发结晶B.降温结晶
⑷丙同学认为乙同学流程中的 Ca(OH)2溶液可以用稍过量的 Ba(OH)2溶液代替,代替后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钡易溶于水,用氢氧化钡溶液可以减少溶液中水的量,以提高蒸发浓缩的效率,并节约能源.
B.只有氢氧化钡才能除去杂质
[实验拓展]:如何测定久置的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呢?
从一瓶久置的烧碱中称取了 20g,干燥后剩余固体固体质量为 19g,完全溶于蒸馏水中配成 100g 样品溶液,现取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与样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⑸表中第___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⑹请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请写具体解题过程)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固体有没有变质呢?
[进行实验1]: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用足量的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证明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含有 Na2CO3.
[提出问题2]:
如何除去氢氧化钠固体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呢?
[进行实验2]:乙同学对该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按如下操作流程进行实验.

[实验分析]:
⑴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步骤②的操作有搅拌和过滤,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
⑵证明步骤②中已达到 Ca(OH)2溶液过量的目的,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___.
a.取少量滤液 B,向其中通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浑浊
b.取少量溶液 B,向其中再加少量石灰水,无白色浑浊
c.取少量溶液 B,向其中再加少量浓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浑浊
⑶为获得纯净的氢氧化钠步骤③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过滤. A.蒸发结晶B.降温结晶
⑷丙同学认为乙同学流程中的 Ca(OH)2溶液可以用稍过量的 Ba(OH)2溶液代替,代替后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钡易溶于水,用氢氧化钡溶液可以减少溶液中水的量,以提高蒸发浓缩的效率,并节约能源.
B.只有氢氧化钡才能除去杂质
[实验拓展]:如何测定久置的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呢?
从一瓶久置的烧碱中称取了 20g,干燥后剩余固体固体质量为 19g,完全溶于蒸馏水中配成 100g 样品溶液,现取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与样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项目和次数 | 第 1 次 | 第 2 次 | 第 3 次 | 第 4 次 |
样品溶液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氯化钡溶液质量(g) | 10 | 15 | 15 | 30 |
产生沉淀的质量(g) | 1.97 | 3.94 | 3.94 | X |
⑸表中第___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⑹请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请写具体解题过程)
3.单选题- (共12题)
4.
9.6g金属镁和一定量硫酸锌溶液,充分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17.8g,再将剩余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硫酸亚铁溶液中,能得金属的质量是
A.11.2g | B.22.4g | C.19.2g | D.33.6g |
6.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如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硒属于金属元素 | B.硒的原子核内有34个中子 |
C.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
7.
脑黄金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脑黄金的化学式为C25H51COOH.下列对脑黄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中含有80个原子 |
B.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 |
C.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3:26:1 |
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6 |
8.
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安全常识 | B | 区分常见物质 |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 海鲜防腐﹣﹣甲醛溶液浸泡 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 |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 涤纶和羊毛纤维﹣﹣点燃并闻气味 食盐和纯碱﹣﹣观察颜色 | ||
C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D |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
N2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酒精具有可燃性﹣﹣作燃料 钨的熔点高﹣﹣做灯丝 | 缺碘﹣﹣会患甲状腺肿大 缺钙﹣﹣易患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缺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
A.A | B.B | C.C | D.D |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
C.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
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
10.
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
B.![]() |
C.![]() ![]() |
D.![]() |
11.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太阳为其提供能量 |
B.利用海水的潮汐变化可以获得电能 |
C.活性炭可将工业废水转化为蒸馏水 |
D.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是最理想的氢能来源 |
1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可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16%的甲、乙溶液 |
B.恒温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甲、乙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 |
C.30℃时,用质量相同的甲、乙分别与足量水配制饱和溶液,结果甲配得的饱和溶液质量大于乙 |
D.2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在一起,所得溶液对两种溶质而言,均为不饱和溶液 |
13.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O2 | CO | 将气体充分燃烧,使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 |
B | BaCl2 | HCl | 加入过量的碳酸钡,过滤、蒸发结晶 |
C | MnO2 | KCl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蒸发结晶 |
D | CaO | CaCO3 | 加入一定量的盐酸 |
A.A | B.B | C.C | D.D |
14.
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呼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提倡少用塑料制品 | B.做好废弃塑料的回收 |
C.露天焚烧废弃塑料制品 | D.研制易降解的新型塑料 |
4.多选题- (共1题)
15.
某科学家除去空气中的O2与CO2得N2样品,并在相同条件下比较等体积的样品质量(m1)与纯N2质量(m2),重复多次,结果均为m1>m2,样品中含哪种气体可解释该结果()
A. 氖 B. 氩 C. 甲烷 D. 水蒸气
A. 氖 B. 氩 C. 甲烷 D. 水蒸气
5.填空题- (共1题)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⑴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_______(填字母).
A.东台西瓜 B.庆丰鹅大腿 C.阜宁大糕 D.上冈猪头肉
②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身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③厨房中能用来除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⑵汽车、高铁、飞机等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
①汽车的铅蓄电池工作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Pb+PbO2+2H2SO4=2X+2H2O,该反应的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铁车头的玻璃是用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粘合而成,能耐受强大的撞击力,这种玻璃属于___(填字母).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 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③制作飞机使用了硬铝(铝铜镁硅合金),其中镁元素的某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为,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⑶同学们假日到外地游玩,亲近自然,在游玩活动中,遇到一些跟化学有关的问题,请你来解答下面的问题:
①他们准备的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碳酸钠代替小苏打除去发酵面团中的酸 B.霉变的米粉、花生、面包
C.用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烹调的食品 D.食盐腌制的咸鸭蛋、咸猪肉
②他们在居住的宾馆房屋内看到一个木炭雕塑,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CH2O)、苯(C6H6)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木炭的_______________性.
③他们看到几个农民欲将化肥硫酸铵与熟石灰混用,他们赶忙制止,其原因是_________.
⑴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_______(填字母).
A.东台西瓜 B.庆丰鹅大腿 C.阜宁大糕 D.上冈猪头肉
②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身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③厨房中能用来除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⑵汽车、高铁、飞机等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
①汽车的铅蓄电池工作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Pb+PbO2+2H2SO4=2X+2H2O,该反应的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铁车头的玻璃是用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粘合而成,能耐受强大的撞击力,这种玻璃属于___(填字母).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 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③制作飞机使用了硬铝(铝铜镁硅合金),其中镁元素的某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为,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⑶同学们假日到外地游玩,亲近自然,在游玩活动中,遇到一些跟化学有关的问题,请你来解答下面的问题:
①他们准备的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碳酸钠代替小苏打除去发酵面团中的酸 B.霉变的米粉、花生、面包
C.用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烹调的食品 D.食盐腌制的咸鸭蛋、咸猪肉
②他们在居住的宾馆房屋内看到一个木炭雕塑,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CH2O)、苯(C6H6)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木炭的_______________性.
③他们看到几个农民欲将化肥硫酸铵与熟石灰混用,他们赶忙制止,其原因是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17.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⑴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⑵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⑶既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又可以用于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在A一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图H实验中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着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由此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⑷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⑸工业上常需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G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气体;
②然后,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⑹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 ②粉末状碳酸钠固体和稀硫酸
③锌粒与稀硫酸 ④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⑴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⑵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⑶既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又可以用于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在A一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图H实验中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着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由此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⑷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H3 | B.H2 | C.O2 | D.CO2 |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气体;
②然后,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⑹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 ②粉末状碳酸钠固体和稀硫酸
③锌粒与稀硫酸 ④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