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蜀山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86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2

1.计算题(共1题)

1.
小江同学为了寻找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 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试通过分析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克?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要求?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  O2 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 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下图装置(镁条长度为 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 5 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20 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先充满用 NaOH 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 2mL 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加入 2mL NaOH 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3
先加入 2mL 浓硫酸再通入约 4mL 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4
先加入 4mL 饱和 Na2SO3 溶液再充满 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5
先加入 2mL 蒸馏水再通入约 4mL CO2
镁条第 3 天开始变黑至第 20 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 和 2 中,NaOH 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 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3 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 CO2、_____;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 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
(7)本组实验1/2中使用的NaOH浓溶液,而不是使用澄清石灰水,理由是_____。
3.
小明、小芳二位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 A 中的现象是_____,反应后试管 B 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_____(写离子符号);试管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试管 D 中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该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要证明该反应确实发生,可以预先在 Ca(OH)2 溶液中加入_________。 小芳同学把反应后 D、E 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①白色沉淀化学式为_____。
②小芳同学对 D 和 E 的反应物的用量进行描述,你认为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有_____
a.D 实验氢氧化钙溶液过量   b.D 实验稀盐酸过量
c.E 实验碳酸钠溶液过量   d.E 实验盐酸过量。
(3)选择其它类别的药品,设计实验证明小芳同学 D 和 E 反应物用量描述结果是正确的。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流程题(共1题)

4.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部分流程如下:

资料 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 SO2、HCl 等有害气体。资料 2:+2 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资料 3:Fe 与 Fe2(SO4)3反应生成 FeSO4。 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_____转变成电能;
(2)写出吸收步骤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溶解步骤中,生锈的铁制品在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有黑色固体剩余,其主要成分是_____(写化学式);
(4)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
(5)请你就合肥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建议_______。

4.单选题(共8题)

5.
下列过程中,主要依靠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 发射火箭B.水车汲水灌溉
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
6.
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D.甲、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完全相同
7.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KClO3和 MnO2固体在受热过程中,试管内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是氯酸钾B.b 是氧气C.d 是二氧化锰D.t1时反应开始
8.
镆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新成员,下列有关镆(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  288gB.元素符号为 MC
C.原子核内有 173 个中子D.属于非金属元素
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气体,但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未必都是活泼金属
B.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 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 CO2 是酸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少,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10.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11.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t2℃时甲的溶液和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5g甲
12.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是省会合肥的建设目标,为达到这一目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保证农业丰收
B.生活废水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直接排入巢湖促进渔业发展
C.使用清洁能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D.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5.填空题(共1题)

13.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当我们路过花丛时,会闻到花香的气味,原因是_____;
(2)金刚石可用于切割玻璃、岩石,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是_____
(3)用活性炭(或木炭)除去房屋装修后残留的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4)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因是_____;
(5)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的原因是_____;
(6)炉具消洁剂能清洗掉油烟机厚重的油污,原理是_____。

6.实验题(共2题)

14.
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

(1)写出图乙中 a 仪器的名称_____;
(2)欲使图甲装置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停止,所做的操作是_____,它和乙图中的_____(选填字母)装置作用原理相似;
(3)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 CO2气体,要验证 CO2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操作方法是:_____。
15.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