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83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计算题(共1题)

1.
在实验室里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测得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数据见下表:请通过计算回答:
加热时间/min
0
t1
t2
t3
t4
固体质量/g
28.0
25.4
23.2
18.4
18.4
 
请请通过计算回答:
(1)实验过程中共制得氧气_____g;
(2)当完全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g;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_____;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如图仪器中的_____(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_____,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
实验方法
现象和结论
1
_____
_____
2
_____
_____
3
_____
_____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_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在Mg(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仍呈蓝色、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上述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推断题(共1题)

4.
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是紫红色金属,D为难溶性碱。则D的化学式为_____,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则B的一种用途是_____,由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单选题(共15题)

5.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C.钢铁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
6.
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间有间隔,所以原子间也有间隔
B.CO和 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燃烧反应一定放出放热,但放热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反应
D.所有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7.
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A. m=n     B. m=n+x C. m=n﹣x D. m=x﹣n
8.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社会发展
B.化学与健康
①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②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
①缺碘会引起骨质疏松
②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③为补充蛋白质只吃肉类不吃蔬菜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
②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
③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
①制取气体: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能
②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  
③可燃性气体燃烧:先验纯后点燃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物质中性质与用途不相关联的是(  )
A.金刚石很硬﹣刻划玻璃B.石墨导电﹣作电极
C.CO可燃﹣作燃料D.CO2溶于水﹣灭火
10.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铁丝做电线
B.自行车的链条用喷漆的方法防止生锈
C.人被蚊虫叮咬后,可在患处抹一些含有酸性物质的溶液、减轻痛痒
D.发酵粉的成分中含有小苏打,它能用来制糕点
11.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饮用水越纯越好
C.将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用水可直接排放
12.
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关于这两种清洁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13
B.炉具清洁剂可以敞口放置
C.厕所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D.炉具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3.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O2、CO2、N2三种气体
B.用水鉴别CuSO4、NaOH、NH4NO3三种固体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木炭粉、CuO、Fe3O4三种黑色粉末
D.用酚酞溶液一次性鉴别H2SO4、KOH、NaCl三种溶液
14.
当①浓硫酸、②浓盐酸、③固体烧碱、④生石灰四者长期敞口放置时,它们的质量变化情况是( )
A.①④增大,②③减小B.①③④增大,②减小
C.①③增大,②④减小D.都不变
15.
某些食物的近似pH为:牛奶6.3~6.6,葡萄3.5~4.5,玉米粥6.8~8.0,苹果2.9~3.3,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葡萄B.牛奶C.苹果D.玉米粥
16.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人体缺碘易引发的疾病是(  )
A.贫血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
17.
如图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
A.操作ⅡB.操作ⅢC.操作ⅣD.操作Ⅴ
18.
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读出液体的体积D.液体的取用
19.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氯化铜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B
鉴别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氮肥
用氢氧化钡溶液
C
除去CO中少量H2O和CO2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
鉴别纯铝和硬铝
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A.AB.BC.CD.D

6.填空题(共4题)

20.
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氖气:_____;
②五个铵根离子:_____;
③两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1.
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_____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填序号),它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离子.
(3)D中x=_____.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5)B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2.
如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g。
(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_____g。
23.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其中的一个步骤是将卤水(含MgCl2、NaCl、KCl的混合液)转化为氯化镁晶体.实验室中模拟该转化的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氢氧化镁:向卤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CaO),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该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会大量放热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
(2)制备氯化镁溶液:用盐酸溶解Mg(OH)2.为了便于后续操作,盐酸不宜过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制备氯化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4.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_____(填序号)。

(2)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8